一、最近有很多P2P平台崩盘,为什么?
为什么现在突然遇到了暴雷潮呢?P2P平台最近雷了好多,我们从内因和外因两个角度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内因是根本。也就是说P2P平台的暴雷,根本原因在于平台自己并没有做到完全合规。
P2P平台的定位应该是个信息中介,发挥银行的第三方存管作用;然而事实上并没有,堡垒的平台有很多自己做资金池;或者就是自融,股东将资金拿出来自己操作。
外因主要是因为备案延期,舆论恐慌的大环境和信用紧缩。
备案延期
6月30日,是官方给予平台公布的备案限期的大限。很多平台都为此努力,2018年拿到备案成了P2P平台的头等大事。
实力强的平台积极应对备案,但是现在备案延期了。这样一来就相当于是田径800米突然变成田径1500米,战线拉长,但是平台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再加上还有文件要求和“约定俗成”的规则,如活期不能要,大标要撤掉,资金池得禁等等。
近期暴雷的更多还是不合规的平台,很坑通不过备案的,想着与其等着被关,不如自己找机会跑掉。
本来6月份就可以清盘关闭了,一看本案延期,觉得还能再“活”一段时间,就又开始“捞钱”。
信贷收缩
现在社会融资成本高,去杠杆力度大,很多企业的流动性风险相继出现,债务违约风险逐渐攀升。
此外,前段时间的集中暴雷使得投资者更多地持观望和怀疑态度,打算P2P平台备案后再投,这也加剧了平台的“融资”困难。资金链的缺少,即便是业务稳健的平台也容易出问题,更何况业务本身就存在问题的平台。
舆论恐慌的大环境
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曾经说过“收益率超过6%就要打问号,超过8%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虽然本意是指非法集资,但在媒体的各种夸大宣传下,不少投资者对P2P行业的收益也产生了担忧。
其次,唐小僧的800亿天雷也在行业内掀起了轩然大波,还有其他各种延期问题。P2P平台的投资人恐慌,市场信心缺乏,诈骗平台不能借旧换新,就经侦雷;正常平台规模不增长,就清盘。
二、遇到崩盘的P2P平台,怎么做?
首先看逾期。如果平台逾期,投资人一定要紧盯平台,组织维权群尽早进行协商,强硬要求其还款。
如果遇到清盘的平台,一方面要组织维权群对平台进行监管,确保公司能如实履行自己的责任。另一方面也要咨询相关律师,通过合法渠道,尽快拿回属于自己的资金。
如果平台跑路,用户要在平台失联后的第一时间到公安局报案。
这里要注意两点:一个是要到平台所在地的公安局报案。
6月爆雷潮汹涌,8天雷了42家,P2P是否还能投?
如果回过头来看,爆雷潮是P2P平台发展的毕竟阶段,也可以说是行业优胜劣汰的淘汰方法。
任何行业必然要有所淘汰才会有所发展。爆雷潮就是一个加速洗牌的过程,洗掉得不仅是那些本身就摇摇欲坠的平台,也是投资者愚昧投机的心理。
而这几次爆雷潮下来,行业并没有被拖垮,反而发展得越来越有势头,也被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所熟知,大家对于P2P的认识也越来越理性了。
三、投资者该怎么办?
在如今的经济形势下,我们最首要的是保障自己本金的安全。不管投资什么品种,在安全性和收益性方面,恐怕要更多地考虑安全性。
非常时期采取非常手段。如果可以的话,尽量撤离风险大的平台,能提现就提现。在动荡时期能不亏就是赚到了。
重新评估自己的风险偏好,进行资产规划。如果不能接受本金损失,最好就是银行存款;如果更希望稳健一些,可以投资基金。
另外,务必注意正确分散投资,资产端需要分散,地域需要分散,投资期限也需要衡量好自己的资金流动性,以短期为主,尽量选择在半年或三个月内。
关于你想知道的有钱花的最全攻略,关注微信公众号:有钱实验室,回复“有钱花”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