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2018年过了一半,大家都体会到了:今年的钱是真的不好赚。
好不容易薅到的羊毛,还跑不过通胀,钱越来越不值钱。
互哥觉得,这个通胀,就是指市面上钱多于实际上大家需要的钱,造成物价上升。
钱一多就变得不值钱了,买同样的东西,需要拿出更多的票子。
国家的印钞机也一直没停过,看近20年的M2(广义货币≈市面上的钱)的供应量直线上升。
增速这两年慢了点,可去年还能保持在8.2%,钱还是在大量增多。
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
这个时候,不理财的话,花钱都相当于攒钱了。
因为将来,同样的钱能买到的东西只会越来越少。
大家不可能把赚到的钱都花了,需要给未来的保障做积累。
很多人想说,放在银行里,加上复利,越滚越多,总不至于现在越来越少吧。
事实上,就会越存越少,就是我们常说的收益跑不过通胀。
从80年代到现在,我国的年通货膨胀率超过了10%,最近几年高达13%左右。
比如,那个时候有100万,在很多东西都是几毛几分的年代,绝对是富甲一方。
如果存在银行,为了方便计算,假设利率为3%,通货通胀率为10%,银行能存上38年。
到了2018年:100万×(1+3%-10%)^38≈6.34万
原来的大富翁,如今小破车都买不起了。
所以说现金靠不住,放银行里也不放心。
不是说复利不可靠,关键是有个拉后腿的通货膨胀。
02
复利的魅力在于,就像滚雪球一样将你的财富越滚越大。
比如巴菲特30岁的时候,赚到第一桶金一百万美金。
到了2017年86岁,通过复利,他的财富已经达到了756亿美金。
所以重点在于克服通胀,钱放着是不会变多的,要学会把钱投到优质的资产。
简单讲,资产就是能让你赚到钱的东西。
只用购买优质的资产,再通过复利,才能跑过通胀,最终实现财务自由。
这就需要提前规划,提前行动,选择合适的资产配置。
在我看来,在温和的通货膨胀下,股权类就是能抵御通胀的优质资产。
比如购买沪深300指数基金,从2004年12月31日以基准点数1000点开始计算,到现在,它的平均年化收益是12.5%,就能跑过10%左右的通胀了。
如果拿100万元,按照12.5%的收益率持有20年的话,就有了1055万元。
即使没有那多本金,也可以每月定投1000元。
随便找了一个追踪沪深300的指数——景顺长城沪深300增强。
傻定投五年,从2013年7月1日,到2018年7月1日,年化就有14.48%。
不仅跑过通胀,还跑过指数,钱变得不值钱的问题就解决了。
03
一般情况下,抗通胀的资产还有房地产、大宗产品和黄金。
以前还能说,买两套房子压压惊。
摇号买套房子,转头卖掉就能翻一倍,现在连房子都没有那么值钱了。
不管是货币层面,城市化进程,还是供需上,楼市慢周期已来。
房产已经不是最优质资产,只能说买几套房收收租,大不了自己住,也比贬值变废纸强。
大宗商品变数太多,完全是寄希望于价格变化。
平时这种费用也比较多,不太适合小白入手。
黄金抗通胀能力强,但赚钱能力不强,建议占投资的10%就行。
所以适合我们大多数人的,比较简单的方法还是定投基金。
现在好多指数被低估,是建仓和加仓的好时机。
还没有开始理财的小伙伴就可以从简单的定投开始,让钱在自己手里变得越来越值钱。
ps:最近网贷平台暴雷让大家很焦虑,我们当下能做的就是尽快抱团维权。苦日子总会熬过去的,期待能有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