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开启的这场雷潮,并非是行业史上最大的,却是“惊奇不断”的,它打破了许多人的过往经验,可以做为行业的一次分水岭事件。
[ 1 ]
今年5月我在[网贷之家]发了一篇文章《怎样的背景才算是“过冬”平台?》,有位读者留言如下,如今再看不免感慨。每个人的格局都有限,交流不是为了争“对错”,而是为了反省和完善自己。小心驶得万年船,对市场始终保持敬畏,谁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
许多自媒体事后分析,暴雷平台不符合P2P的真正形式。但有些个别平台,如果它不雷,你也很难意料到它会出事。大环境降杠杆,才使得真正的问题暴露出来。一些所谓的高大上背景,其实底子摇摇欲坠,名称上好看而已。
不要急于下定论,后面还有事件会推翻你的想法。人之所以言之凿凿,是因为知道得太少。
[ 2 ]
这段时间,圈中的投资群大多情绪激动,真假谣言满天飞,黑子极度猖狂。投资者们一惊一咋断章取义,智商几乎清零。更有唯恐天下不乱的恶意煽动者,落井下石,损人又不利己。臭名昭著的某第三方更是组团出击,不断下发任务攻击平台,黑帖大幅占据着网站版面。
雷潮下的众生态,堪称一场人格教育大课堂。平时众人吹捧的大神们呢?他们自己都慌了,各种捕风捉影乱预警。几大门户网站都没做预警,那些以吸粉营利为主的职业自媒体人,你有什么权威性搞预警?推广告也请有点底气,自己投过又了解的平台再来推,别自己慌了就过河拆桥,别折腾平台和粉丝。
大家都是成年人,玻璃心不要太多。思想交给别人,很危险啊朋友。
[ 3 ]
这波雷潮不是没理由的,脓疮在“去杠杆”的大环境下才暴露出来。平台与平台还是有区别的,某类业务目前遇到信任危机,优胜劣汰是必然。但无论上市背景还是国资背景,都有强弱之分,不能一概而论。
许多朋友只是跟风投资,根本不管平台做什么业务,投资后才开始担心,这一步应该做在前面。如果你自己担心,不要揪着别人一起担心,因为你的担心可能是因为“不了解”。
对于问题平台,非议它也就罢了。对于好好的平台,为什么要到处去求证“它有问题”?你看到别人病危了,就逼着医生证明你也病危了,这不是自残吗?医生也会很无语。如果无法债转或赎回,你担心有何用?把平台规则弄清楚,不要人云亦云,消息求证后再转发。
不谣传不恐慌,冷静理智就是善待自己。
[ 4 ]
问:雷潮什么时候结束?
答:没人知道,凡事都有个过程。
问:XX平台还有救吗?
答:具体要看老板良心和业务实力,但也受制于大环境。
问:某些区域雷多,是否都要远离?
答:许多头部平台也在某些区域,难道全部否定吗?
问:要远离所有上市系和国资系平台吗?
答:所谓的背景,无非是上市系/国资系/风投系,任何系都有强弱之分,不能全部否定。
问:某某大V叫我们要如何如何。
答:大家都是成年人了,行动要经过思考,自己承担后果,决定权在于自己。
问:监管会不会有所行动?
答:监管始终是滞后于市场的,但不会无视市场,最新的舆论导向是“稳杠杆”,拭目以待。
问:如果行业破刚兑怎么办?
答:先问问自己是不是合格投资人,任何投资都有风险。
问:该不该退出这个投资?
答:网贷行业不会消失,毕竟需求摆在那里,只是在规范的过程中优胜劣汰,最终留下来的一定是优质平台,它们将吞噬亡者的尸骸,瓜分整个市场。
问:其他市场有机会吗?
答:任何市场都有机会,但前提是大环境要好。股市、债市、房市、汇市,你可以看看它们的行情走势,都无法独善其身,赚钱之前先想想如何活命。
凡事都有个过程,时间会证明一切。
来源:剁椒燕窝
关于你想知道的有钱花的最全攻略,关注微信公众号:有钱实验室,回复“有钱花”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