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远望聊聊6月雷潮中涌现出的两个「有背景」平台——i财富和小九金服,或许对各位有些启发。
01
i财富
i财富,听说过的投资人并不多,待收不到3亿,但是「系出名门」,绝对有看头。
我们就不看平台的央企股东,单看看平台的创始人和大股东都有谁。
i财富创始人之一——李华。李华是腾讯的第18名员工。后创建了富途证券,并担任董事长。富途证券得到了腾讯、经纬和红杉等公司的数轮融资。只要投资过港股的人,无人不知富途证券。
i财富的创始人之二——刘化静。刘化静是腾讯的重量级员工,长期在i财富担任总经理一职。在富途证券也占有1.5%的股份。
2016、2017年,经过一系列股权变更,李华退出了i财富的控股团队。刘化静辞去总经理一职,但仍然为i财富大股东,并担任监事一职,持股比例为35%。
这个过程中,有几家「央企」入股i财富,其中就包括臭名昭著的中房联合集团(持股比例5%)。
6月22日,i财富兑付困难。i财富发布公告称,将会用价值3亿的玉林国际会展中心,变现抵债,但此后就没有下文了。
事后,富途证券甩锅,刘化静也甩锅,称平台控制权实际上已变更。
刘化静甩得有没有道理?远望认为,毫无道理,但说出了实情。
刘依然是平台大股东,并担任监事,而且在平台的各种宣传中,「腾讯前20号员工」+「富途证券股东」等字眼层出不穷,因此刘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但在中房联合集团等公司进入后,平台的资金流向确实发生了改变。
因为平台声称用来抵债的玉林国际会展中心正是中房联合集团旗下的资产。很显然,平台的资金流向了中房联合集团等股东的手里。
从i财富中能看到什么?
第一,很多投资人迷信BATJ,认为只要是BATJ早期员工创业的平台一定就好。但从实际案例来看,也许他们确实参与了平台的创建,但是到后期慢慢就把股权卖了。就算保留股份,很可能就是挂个名,根本不参与平台的实际运营。
第二,中房联合集团参股的平台可以称之为「中房系」平台。网贷行业有大量的伪国资平台,如「中房系」、「华宇系」、「和平系」和「粮库系」等。每个系下面有大量的网贷平台。
过去,很多投资人认为这些系只是平台买来的国资背景,是用来增信的。这么一想,好像也无伤大雅,毕竟网贷屌丝平台多,买个国资背景也是无奈之举。
但通过这个案例,各位有没有发现:某些国资背景不是买来的,而是用来自融的。事实上,就在i财富兑付困难的前两天,中房联合集团全资控股的另一家互金平台五星财富宣布清盘。
很显然,中房联合集团利用多个网贷平台自融,一旦资金链断裂,这些平台都会出问题。
当然,也许有投资人说,这些伪国资背景我都知道,反正我是不会投的。那远望问一句,如果A股上市公司也在玩这个套路呢?
02
小九金服
小九金服,由自然人陈旭义创立,2015年8月上线,主营车贷,曾获得赛伯乐风险投资。6月30日起,部分项目逾期。
就在逾期前10天,平台股东变更,也就是说平台被卖了。
但令人无法理解的是,平台一被卖,立马就提现困难,怎么看速度都太快了点,毕竟这是赛伯乐投资的企业啊。
赛伯乐由斯坦福博士朱敏创立。2005年进入中国,比红杉中国都要早。从2005年到2008年,国际顶级风投都选择与其联合投资。
赛伯乐成立之初确实很牛叉。不过2010年以后的赛伯乐越走越偏。
赛伯乐作为一家早期创业投资公司,14年起却大举进入二级市场,买下了数个A股和港股壳。
各位还记得骄奢淫逸的「中晋系」吗?「中晋系」非法集资被抓后,旗下的港股公司华耐控股就是卖给了赛伯乐集团,并改名为赛伯乐国际控股。
而赛伯乐更「厉害」的一点是,采用「加盟」的运营模式,成立了大量的子基金和孙基金。自成立之初起,募集了100多支基金,管理资本量超过1000亿人民币。
所以投资小九金服的这支赛伯乐基金有多少含金量,各位可想而知了。
也许有投资人说,这样的风投背景看起来很虚,创始人也没有集团靠山,我是不会投的。那远望问一句,如果平台有集团靠山+知名上市风投背景,难道就能闭眼投吗?
顺便讲下远望了解的情况,小九金服的业务一直以车贷和农户贷为主,在和新股东签订战略协议后,新股东引入了企业贷。
目前平台的问题,个人认为出在新股东发行的企业贷。当然,原先的车贷和农户贷做得也有些问题,创始人一心想变现,所以后期管理混乱,资产端离职不断。
最后,我们总结下两个平台的共同点。
第一,在平台出事前,股份已经明着或暗着出售了,控制权也转移了。而新股东进入后,无不是将平台当做自己的吸金工具,很快就掏空了平台。
第二,虽然平台看上去背景不错,但是永远不要迷信背景。背景只代表过去,不代表未来。
关注微信公号有钱实验室(youqianlab),学习赚钱干货,探索赚钱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