嚷嚷了几年的个税改革终于要落地了。
虽然公布的只是草案,但是各方群众都按耐不住激动了。
因为牵涉到绝大多数人,而且直接关系到大家的腰包。
1.
眼尖的人早就发现了超级大亮点。
首先是起征点提高了,从3500元上升到5000元。
按照这个标准,年收入低于6万的人群列入贫困人口,国家大手一挥,不用交了。
比如,隔壁老王本身只有工资5000元(年终奖忽略不计),按照目前的纳税标准他要交:(5000-3500)*3%=45元,一年算下来就是540元。
如果按照调整后的草案执行,他从此失去缴税资格。
难怪有刚踩线的人感叹,这是变相要淘汰我们这一批穷人呐。
想为国家尽一点绵薄之力,挺难。
那么对高收入人群呢,又有啥影响?
最大的改变就是,可以少交税,变相省钱了。
*还是七级标准,原第4阶梯纳税人可能滑到第3级,减税了。
举个栗子演示一下,假如你税前收入为1万,五险一金七七八八扣掉2000元,收入8000元。
那么按照现行标准,交税部分为:8000-3500=4500,
需要缴纳1500*3%+3000*10%=345元
要是按照新标准落实,你只要交195元。
前后相差150元,别看不怎么明显,但是过小日子能省一点算一点。
让人兴奋的还是以后可以抵个税的地方变多了。
按照现有的标准,每次发工资只有社保啊,公积金和一些补贴不用交税。
但是以后,你的一些家庭支出也可以拿来抵个税。
比如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统统可以抵扣。
意义可大了,生活压力减轻了不少。
假如你是个深漂,每月税前收入7000元左右,房租的支出在2000元,房租可以抵个税的话,基本上就达不到起征点了。
同样的,如果你是在深圳贷款买房,月供6000元,其中3000元都是利息,和房租一样可以抵扣个税。
抵扣这种支出大项,剩下的实际收入更多了,这个福利还是蛮值得期待的。
个税改革的思路本来就是捞大鱼,养中鱼,放小鱼。
这次个税改革放生小鱼的同时,有些大鱼的生存压力就大了。
草案中有这么一条,劳务报酬、稿酬这样的劳动性所得也要进行综合征税。
解读一下,就是自由职业者要变相加税了。
斜杠青年,外快挣得多交得就越多。
按照之前的标准,像(比如稿费)这样的收入是按照20%征税的,现在统一按照综合征税,最高估计要交到45%。
咳咳,以后私下赚外快,出场费记得要贵一点。
2.
因为是草案,细的条款没下来,留下的想象空间还是蛮大的。
比如我比较关心的房贷利息是否只算首套,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专项附加扣除是不是包含在5000以内,还是额外扣除,政策也没说明白。
北上广的工薪族都有这样的体验,收入看起来挺可观的,但是除掉五险一金和个税,缩水一大截。
而且大城市的生活成本特别高,综合下来幸福感并不高。
真要是能在5000免税额以上,抵扣贷款利息,我在深圳买房就有望了。
估计只能是奢望……
还有一点大家普遍关心的是,子女教育支出也没给出到底包含哪些。
像给娃报的舞蹈班、绘画班这种能不能算,毕竟也是一笔大开销。
而且甘蔗没有两头甜,按草案的标准,以前年终奖可以摊到几个月交的避税方式就用不了了,部分人不开心,血汗钱呢。
有没有办法一毛不拔呢?还是有很多花式避税大法的。
虽然……都是擦边球。
典型的,发工资的时候多分几次发,一半工资用公司公账发放,一半用私人账户转账,完美的擦边球。
再有一种,发工资的时候公司帮你把个税交了,后面需要你上交抬头是公司的发票来抵扣。
这里面的操作,每个公司的财会人员最有心得。
如果你担心自己扣税太多影响实际收入的话,开始就要和公司谈好是税前收入还是税后收入。
你要说合理避税,又正大光明,没什么比贫穷更有效的避税手段了。
还是尽可能要求涨工资,光荣纳税吧。
*小贴士:个税的计算公式=[(工资-三险一金-起征点)*税率]-速算扣除数,大家可以去算算自己能省多少钱。
注微信公号有钱实验室(youqianlab),学习赚钱干货,探索赚钱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