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税改革”在任何时候出现,都是民众十分关心的热门话题。
这次,要来真的了吗?
今天 石榴叔想说
据新华社报道,6月19日,备受关注的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
虽然到目前为止,石榴叔还没有在官方网站,找到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的细则,但新华社发文,消息的靠谱指数都是100%。
相信很多人已经通过新闻,对个税改革做了大概的了解。
各家媒体无一例外,都把焦点放在个税起征点由每月3500元提高至每月5000元上,甚至算起了经济账。
以月薪1万元为例,起征点3500元提高到5000元,个税少缴150元,也就一顿饭钱,看上去幸福感并不大。
但在石榴叔看来,这并不是本次个税改革最主要的内容。
本次改革是个税法自1980年出台以来第七次大修。请注意,在新华社通稿中,首次出现“一次根本性变革”这几个字。
我国个税占财政收入的比例一直很低,根据财政部2017年1-8月调查数据显示,个人所得税占税收的比重只有7%,全国不到3000万人在交个税。而发达国家个税占比达到40%。
为什么会这样?主要在于税制结构不合理,该多交税的人没多交税,该少交税的人没少交税,不该交税的人反而交了。
因为具体草案尚未公布,石榴叔根据新华社通稿,和财政部的草案说明,照例划重点:
1、 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等四项劳动性所得首次实行综合征税;
如果你有多元化收入,如稿费、各种需要自行纳税的外快(自己开票除外)。
那意味着不再一次交20%就够了,而是有可能按年累计,税率最高可达45%。写书的估计要哭了。
2、 个税起征点由每月3500元提高至每月5000元(每年6万元);
对于中等以下收入群体,税负有下降。正如开头我们做的计算,月收入万元,改革前后,少缴150元的个人所得税,一顿必胜客。但起征点并不是关键。
3、 首次增加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专项附加扣除;
要想提高个人申报积极性,国家要先让利。现阶段,教育、医疗和房贷是中国人身上的三座大山,可以说,这次个税抵扣的切入点非常准。
要知道,欧美国家征收个税前,都有大量的可抵扣项,其中就有住房贷款利息,这也是国外按揭贷款比例高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利率低,另一方面利息中的一大部分可以抵税。
这部分细则暂时还没公布,如果能实实在在的执行,真的减轻负担,那么这真的是“一次根本性变革”,突出税制二次分配的调节作用,降低贫富差距,增加消费能力。
我们有理由相信,为了抵扣房贷、教育、医疗等生活成本,大家会非常积极的申报个人所得,而在这个过程中,国家能进一步收集纳税人相关数据。
而且,未来会不会出现富的越富,穷的越穷,能买得起房的人,享受抵扣个税的好处,买不起房的人,却要交更多的个税?
还记得《肖申克的救赎》么
未来如何报税会是一个大学问,可能同样的收支情况,会不会“有技巧的”报税,会有不小的税收差别。目测懂得报税的理财师要火。
4、 优化调整税率结构,扩大较低档税率级距;
扩大3%、10%、20%三档低税率的级距,缩小25%税率的级距,30%、35%、45%三档较高税率的级距不变。这个变化,比提高起征点少交的税更多。
听起来有点绕,看看下面的图:
很明显,这是属于工薪阶层的减税礼包,高收入人群合并收入后,有可能面临更高的累进税率。这也符合“增低、扩中、调高”的总原则。
5、 首次增加反避税条款,针对个人不按独立交易原则转让财产、在境外避税地避税、实施不合理商业安排获取不当税收利益等避税行为,赋予税务机关按合理方法进行纳税调整的权力。
不知道是不是崔永元激活了政府,这条对某些演艺界的高收入人群的杀伤力不亚于核弹。
今天这篇废话 石榴叔想说
个税体制改革可谓是调节贫富差距的最有力抓手,也是最关乎老百姓切身感受的。
眼下国地税合并正在紧锣密鼓,全国很快会全部实现税务、社保共享数据,加上不动产登记全国联网,可以说大数据整合对于个人收入与财产信息的建设又进了一步,房产税真的不远了。
关注微信公号有钱实验室(youqianlab),学习赚钱干货,探索赚钱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