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之家数据显示,2018年5月,网贷行业综合收益率为9.68%,环比小幅上升4BP,同比上升47BP。自2014年起,P2P行业综合收益率开始大幅下行,但在进入2017年后保持在一定区间内波动。值得注意的是,从2017年5月起,行业长达3年半的收益率下行趋势被打破,并进入上行通道。
为什么上行
笔者认为P2P行业综合收益率在最近一年上行主要由几个原因组成:
1、近年来,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数量的大幅减少也意味着高风险、高收益的平台数量减少,是带动行业收益率大幅下行的主要驱动力。最近一年,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数量的减少速度放缓,收益率大幅下滑的动能基本消失。
2、资金端吃紧。监管趋严叠加整改要求下的业务调整压力使行业成交规模承压,网贷之家数据显示,行业成交量在最近几月已经出现连续的同比减少。行业景气程度下滑以及政策的不确定性影响了投资人对于P2P的风险偏好,活跃投资人的增长疲软。数据显示,今年5月的投资人数量基本与去年持平,这意味行业活跃投资人在过去一年几乎零增长。
对于平台而言,投资人的争夺已经进入存量博弈时代,资金端的供给不足意味着平台需要更高的风险补偿吸引投资人。对于一些大平台而言,“品牌”和相对的“安全”已经无法成为下调“资金成本”的理由,为了支持业务增长其收益率也保持平稳,同时通过加息、返现、渠道羊毛等现金激励来获客。以龙头宜人贷为例,其资金成本(投资人收益率)在最近两个季度出现上行,从年化7.9%增长至8.2%。拍拍贷的新彩虹1年期的预期收益率也达到年化11%,相比旧彩虹高出不少。
3、行业集中化放缓如上文提及,目前正常运营平台数量的减少较为缓慢,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行业集中度的提升速率。对于大平台而言,市场份额的提升本身带有增强信用的功能,意味着更强劲的定价能力、更低的资金成本。但备案进程滞后、落地时间仍待商榷的当下,良币驱逐劣币的理想在短时间内化为泡影,所谓备案红利仍然遥遥无期,大平台只能和小平台一起“苟”下去。
4、维持一定溢价。在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以及去杠杆的大背景下,大资管业务面临强监管、非标和通道业务大幅压缩,这抬高了金融机构和企业的融资成本。即使基准利率尚未改变,但在市场利率的传导机制下,各类型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展现了明显的上行态势。
上海股份行10万门槛的半年期理财能卖到5%,100万起投的信托7.5%,300万起投的8.5%。可见,P2P相对其他类固收理财产品的溢价减少削弱了其竞争力,这也是新增投资人疲软的原因之一。为了保持相对优势,P2P的综合收益率下行空间较少,至少得比信托高2个点吧?
上文中,前三为行业内生性变量,最后一个实际上是外部变量。在P2P理财不断普及的过程中,投资人对于P2P的投资偏好以及相应的比对也在逐渐增加。在过去几年,P2P收益率受市场利率影响较小,其利率主要取决于行业系统中的内生变化,例如资产资金的供需均衡、政策变化、行业集中度等。在未来,在行业趋于稳定(例如备案后)以及P2P成为大类资产配置中的一部分时,金融市场波动对于P2P的传导将更加有效,P2P与其他大类资产的相关性将提升。
未来趋势如何
笔者曾在去年底《注意!2018年投资P2P这5个问题你得知道》中指出“明年上半年P2P收益率的上行压力较大,下行空间很小”,但“一旦等到P2P备案落地,收益率保持水平甚至向上的趋势可能会立即扭转”。但如今备案基本滞后,这收益率以后基本上是很难向下了。如果监管层在6月底或者未来某一时点给了个备案延期的交代,那么可以确定的是,无论P2P是拿备案还是拿牌照,在此之前想要再来个降息潮那是很难了。这对于投资人而言无疑是件好事。
对于平台而言,投资人的收益可以是作为平台资金成本,资金端的趋紧或引导一些行业趋势,包括:
利润率下滑:资金成本的上升无疑会影响平台在每笔贷款中的takerate(服务费/促成贷款规模),平台可以通过资产端的涨价(提高借款人借款综合成本)、放量后的规模经济效应以及资产质量的提升(=风险准备或外部担保费用减少)来抵消,但上述三要素是信贷领域的不可能的三角,考验平台的经营艺术。
长期理财计划比例上升:既然资金紧张,那就尽量锁定流动性。平台将更倾向于发行中长期理财产品来稳定资金端现金流,并借此降低债转频率。同时,分级定价将变得更为普遍。分即定价即对于中长期理财产品,不同的起投金额的预期回报率也会有所差异,起投金额较高的产品将给予投资人更高的补偿。不过,由于中长期计划的投资收益率更高,这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平台的加权资金成本。
对接金融机构资金:141号文明确P2P平台不得撮合银行业金融机构参与P2P业务,但并没有禁止“助贷”模式。在外部有强担保的前提下,一些头部平台将通过助贷模式对接金融机构,以寻求稳定、便宜的资金。据公开信息,拍拍贷和宜人贷均有加大与机构投资者合作的愿望,除了信托通道外,宜人贷在Q1成功发行了一单私募ABS以对接机构投资者。
成本增加:平台加息、返利等现金激励的频率、幅度将提升。对于定期、锁定期产品的紧急退出或收取更高的服务费,例如从本金*2%提高到3%以增加投资人的提前退出成本。甚至直接取消提前赎回功能。
So,于投资人而言,收益率在那扛着,审慎地上大平台的船,胆大的就和中小平台一起“苟”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