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专栏作者“菠萝识财”原创作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官方立场,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
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
用这句话来概括e租宝的“一生”也不为过
从2014年7月上线,到2015年底,也就是短短的505天,e租宝吸金高达762亿。
就在昨天e租宝案终于尘埃落定,111人入狱,罚款20亿,创始人财产充公。
而对于我们投资人来说更想了解的应该是e租宝投资人最终拿到了多少钱?能挽回多少损失,这也将成为大批非法集资案件的兑付范本。
大周末的,写这个话题不是想让大家都忧心忡忡,而是想用e租宝的例子给大家点小警示以及小参考;
1.
说实话,e租宝可能是很多人对于网贷的第一印象,而更多人对于网贷的印象可能还停留在这里~
最近因为备案的事情让大家都很恼火,而且各种不经求证的平台负面一经传播必然发酵的更厉害了;
说说我对于目前情况的理解,网贷行业面临着强监管,多少双眼睛盯着他们,对于投资人来说,是件好事,啥都在监管眼皮底下了,经过一轮监管之后,就不会再出太大的事情了;
所以说,目前的一些情况都需要再忍耐一下。
昨天e租宝案件的落幕,有种一个时代结束的感觉。
但是出来混,迟早都是要还的,我们来看看这个案件宣判的结果:
其实北京总部的宣判之前就已经有结果,这次主要是各地分公司的宣判结果都出来了,截止目前,e租宝已判决案件累计达38起,遍布31各省市,111人入狱,罚款金额高达20亿以上。
这次e租宝案宣判完毕,最突出应该就是,不只是公司的创始人、高管,相关参与过e租宝庞氏骗局的人都被一并送进了监狱。
而对于投资人更重要的是案件结束了,e租宝的投资人能拿回多少?
据报道,e租宝的资产只剩下约150亿元,而按照法律清算完毕后,真正能退还给投资者的金额大约只有120亿左右,覆盖率在20%-25%之间。
换句话说,如果投资者投入了100元,最多只能拿回25元,这对于其他几件类似的非吸案件都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2.
套路满满的e租宝,最终还是黯淡收场;
回顾下e租宝一路以来的“发家史”:
2014年7月,安徽商人丁宁收购北京公司“金易融”,成立“e租宝”,与和君咨询合作,进行全方位打造。
然后就有了他们不惜重金,砸向央视黄金时间栏目广告以及全国各大卫视,开始打响了知名度,也一步步向线下投资人伸出了魔爪。
“连央视都能上,还会有啥问题”,这是当时很多投资人的心声了。
2015年2月,钰诚集团e租宝在人民大会堂举办年会。人大常委副委员长,民革主席周铁农、邓小平时代智囊团之一温元凯、习李政府八大智囊之一樊纲、互联网千人协会会长黄震等出席。
好大的阵仗,这包装手段无人能敌。
从e租宝,到中晋、泛亚系,再到钱宝网、善林金融、云联惠,非法集资一个比一个疯狂。
E租宝不是最大的,但绝对是成长速度最快,最能玩花样的。
中间还有很多套路,甚至是在甚至还在缅甸政局不稳的战乱地区设立了空壳银行:东南亚联合银行(邦康支行),方便宣传。
就不一一列举了,说这些套路和宣传手段,就是想让大家看清,金融从来都是严肃的,任何想打着金融名义来骗钱的大多都是这种套路。
庞氏骗局的外观很好看,但是内里却常常是借新还旧的肮脏手段。
当你或者是周围的朋友想理财,千万得去正规的公司,弄懂再投,不然谁都没法保证是否还会有下一个e租宝。
3.
如今e租宝大厦倾塌,剩下150亿资产,90万投资人,只能拿回25%的资金,而且历时2年半,等待的时间过于心焦;
大家经常提起的投资人维权,e租宝这次的尘埃落定也算给广大投资人来了个兑付教科书。
最后,想对你们说点什么?
千万不要想着非法集资平台跑路了,你还能拿到自己的钱,所以对于平常的一些套路一定要识别,高息诱惑也要看清。
周五说的那家汽车众筹平台收益能达到60%,还是有人投,说明了啥?你们还是过于在乎人家的高收益,最后人家把你的本金搞走了。
骗局层出不穷,但我们需要的是识别骗局的火眼金睛,多学多看,没有谁能为你的钱负责,只有你自己。
e租宝案件终于落地,而我们的生活仍然要继续。
理财也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而且千万不要这样认为,“我都没啥钱,干嘛要理财?”
理财是一个财商积累的过程,没有大额资金的时候,可以做些低门槛的理财,例如货基、P2P等,都是100左右起投的,找准平台,风险都比较可控。
无论哪个年纪开始都不晚,最怕的是你一直安于现状,最后所有的风险都将是自己来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