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有个新同事中了电信诈骗的招,被骗了3800元,下面给大家还原一下整个受骗的过程。
周六
“小×啊,明天上午来我办公室一趟。”
“你是?”
“我是你领导,这是我新手机号,你存一下。”
“哦,你是××老师吧?”
“对,你明天可以晚点来公司。”
周一早上八点
“小×,我在和公司的另一位领导谈事情,需要一笔资金,你先帮我垫一下。”
“多少钱?”
“3800元。”
同事小×对此深信不疑,于是把钱通过手机银行转到了对方指定的账号上。
过了一会,这位“领导”又打电话过来。
“小×,刚才的钱收到了,不过目前还需要一笔钱,2万元,你再帮我垫一下吧。
小×此时仍然没有怀疑,但是幸运的是她的存款都买了定期产品,无法取出,所以她跟周围的同学借钱,这时候同学提醒她可能受骗了。到了公司之后,她发现××领导最近一直在休假,才明白自己真的被骗了。
但是3800元已经打了水漂,银行客服建议挂失银行卡,她也在公安局报了案。但是小编认为,这笔钱是自己亲手转出去的,而且是实时到账,不太可能追回,而且根据以前电信诈骗的案例来看,即使报了案,电信诈骗破案的几率也很低。就当3800元买个教训吧。
无独有偶,小编另外一位同事表示,他的一个朋友周末也遇到了相同的骗局,不过好在朋友经验丰富没有上当。
其实“我是你领导”的诈骗案例在3年前盛行过一阵,小编还特地写过一篇骗术揭秘和防骗的文章。时隔3年,以为这种骗局已经过时,不会再有人上当的时候,没相到相同的手段重出江湖,并且已经有人中招。
之前小编还说,我们公司的人不会上这种当,因为我们这种互联网公司比较开放,从来不会有人自称为“领导”,员工都直呼老板的大名;而且我们公司所有人包括老板都没有独立的办公室,只有会议室,所以也不会存在“你来我办公室一趟”这种说法。
没想到,还真的会有同事受骗。说到底,还是这位同事太过年轻和单纯,没有类似经验,而且入职的时间太短,如果再熟悉一两个月,肯定就不会受骗了。
骗术揭秘
同事的应聘信息应该是被不法分子盗取了,现在信息泄露这么严重,获取这样的信息应该很容易。一般来说,公务员、国企及事业单位的员工比较容易受骗,毕竟那种单位上下级之间的阶级观念比较强,不过一些职场新人也容易中招,经验太少。
小×刚入职三天,对公司的领导及规章制度都不熟悉,这位领导上周在休假,所以也就面试的时候见过一次,对领导的声音不熟悉。当对方打电话给自己,能准确叫出自己的名字,而自己正好有一位这样的领导,口音又差不多的时候,上当几率就会大幅提升。所以,即使其中存在一些不合理的情节,小×也没有怀疑。
如果你尝试询问“你是×××吧”,对方肯定会承认,并且接下来都会以这个×××的身份说话。
骗子都很贪婪,先说借少一点的钱,确认你上钩了之后,会要的越来越多,如果你把2万块钱打过去,接下来就会跟你要5万、10万,直到你清醒认识到这是一个骗局为止。
骗子收款的账号一般是盗取的银行卡,所以即使报警了,警方也很难去破案,钱款追回来的可能性极小。
除了“我是你领导”之外,曾经还盛行过一个“猜猜我是谁”的骗局,如果你真的“猜出来”,那就会逐渐掉入对方的陷阱之中,最后的环节肯定是跟你借钱。
小编曾经就接过这样的一个电话,身边正好有一个这样口音的人,聊了一番也没有识破骗局,直到最后对方跟我借钱才反应过来。
如何防范电信诈骗?
虽然绝大部分的电信诈骗都很容易识别,但如果不法分子正好“切中要害”,比如你正好经历了一件这样的事情,或者你身边正好有一个这样的人,那么就有可能上当。骗子一般都是大面积撒网捕鱼,1000个人中有1个上当就是赚了。所以大家还是应该提高警惕。
1、凡是通过微信、QQ、短信进行借钱的往往都不安好心
社交平台的账号和密码很容易被盗取,骗子利用这个方法骗钱非常普遍。所以,如果有人跟你借钱,一定要当面或是打电话确认,并且确认是对方本人,如果不太能听出来声音,那么最好问清缘由,再问一些其它的事情以确认对方身份。
如果有人跟你借钱,不打电话借钱,而是通过社交平台借钱,不管是不是真的,你都要认为对方没有“诚意”。我们跟别人借钱也一样,打电话借钱是最起码的礼貌。
2、短信验证码打死都不要告诉别人
短信验证码比所有的账号和密码都重要,因为骗子能轻而易举获取你的账号和密码,但是却很难截取手机短信。我们在网上付款,包括消费、买理财等情况,除了需要银行卡账号和密码,往往都需要短信验证码,骗子没有验证码就无法盗取你卡中的钱。但是一旦验证码泄露了,那你银行卡中的所有钱会立即被全数盗走。
前不久小编的一个朋友在移动营业厅办了一个业务,过几天接到一个自称移动公司员工的电话,说由于系统原因业务没有办理充公,要在网上为其再办理一下,最后一步就是让对方提供短信验证码。好在这位朋友受过小编的“教育”,没有上当。
验证码非常非常重要!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把你的验证码告诉任何人,即使是亲妈也不行。
3、只要牵扯到钱,尤其是需要你“付钱”的都要警惕
无论接到什么样的信息或是电话,只要对方说到钱这件事,并且需要你付钱的情况,都需要万分警惕,首先需要怀疑这是不是骗子。
小编是个铁公鸡,对金钱比较敏感,从来不轻易花钱,也不轻易借钱给别人,所以从来都没有上过这类当,说起来也算是好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