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的企业,通过吸收存款的方式,将社会上闲置的资金集中起来,然后以贷款的方式借给需要的人,通过获取利息来盈利。如此看来,它有理由接受房贷。可为什么现在却不是这样呢?
一是因为如今房地产行业成长放缓,有些甚至下滑。据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在京举办2017年暨2018年第一季度全国主要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成果发布会显示,2018年全国主要监测城市综合地价温和上涨,但住房地价环比增幅持续回落。同时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地价所所长赵松表示,当前“房住不炒”的政策导向强化,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总体思路。市场风险防控趋严,长效机制不断深化。同时,金融监管持续升级,对房地产融资进行规范化、去通道、去杠杆的管理模式成为主基调,市场资金流动性收紧。除北京、广州等一线热点城市明确严控个人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遏制市场泡沫外,部分区县单元也相继发布了从严的调控政策。要知道有利可图才会有人做,可如今房地产的行情太糟糕,银行不得不减少房贷。
二是因为国家政策的约束。据了解,为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增加银行体系资金的稳定性,优化流动性结构,从2018年4月25日起,央行将下调部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同日,前述银行将各自按照“先借先还”的顺序,使用降准释放的资金偿还其所借央行的中期借贷便利(MLF)。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为防止信贷资金流入金融机构或房地产,央行特别强调,要求相关金融机构把新增资金主要用于小微企业贷款投放,并适当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改善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
这些政策都是大力扶持小微企业,而对金融机构或房地产进行约束。所以银行不得不把资金投入给小微企业,用于房贷的资金自然就少了。所以说银行现在不愿意接受房贷,或者说是不能进行房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