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穷人来说,小额贷款是福音还是陷阱?
小妹还是强行伪装一位路人,简单说说我们也许不太成熟的见解。
有人说是“剥削”这个词,吓得人碗都掉了……
“剥削”的背后,意味着一种强制性,是指富人对穷人劳动成果或个人财产的强制剥夺。可是,小额贷款属于合法合规的金融服务行为,同时也是一种契约行为,一方有贷款需求并自愿遵守还款合约,另一方有足够的资本储备可提供借款服务并具备稳固的风控体系,两者基于双方受益的立场达成供求关系,何来“剥削”之言?
不管是银行这种福利性的经营,还是小额贷款公司商业性的业务模式,其实都是基于个人或中小企业贷款、融资难的问题,由此应运而生。
就我国的具体国情来说,小额贷款主要服务于三农、中小企业及部分个人。众所周知,在贷款渠道上,银行虽然利率较低,但审批时间长、准入门槛高,要想获得银行放款并不那么容易;而民间高利贷尽管无需过于严格的审核程序,但高利率往往令人避之唯恐不及。
在这样的情形下,小额贷款平台利率低于高利贷、审批难度小于银行,自然成了不少人的第三种选择。
但是我们应该清楚地认知到,小额贷款发生的语境只能是暂时性的“应急”或“奖励”,而非设想据此途径彻底改变我们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更多时候,小额贷款是在提供一种“你会变得更好”的可能。
也许你万事俱备,就差一笔创业启动资金来改变你的人生轨迹;也许你不过因为今天心情好,在本月工资花完的前提下仍想买那双已心仪很久的鞋……某一瞬间,你处于金钱需求和个人财务能力不相匹配的尴尬之中,而小额贷款的存在,能够帮助你缓解这一瞬间的尴尬。
好比骨折了,行动不便,你需要有人帮你做饭洗衣,但不意味着你从此就过上了有专人服侍、两脚不用下地走的梦幻生活。贷款亦是如此,你在经济困难的时候获得了一笔资金,但并不意味着你从此就能由贫穷变为富有,无忧无虑,或者始终依赖借贷的方式维持日常生活。
贷款绝不能从根本上左右一个人的命运,而一个人命运的转折也不应该仅由“钱”来决定——无论穷人还是富人,都不过这般道理。
所以,小额贷款既不是万能的,也不是万恶的,它到底是福音还是陷阱,其实往往取决于人自身如何利用这笔资金,以及如何看待自己的人生。
当前,我国也在大力发展金融,旨在向社会各阶层、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等弱势群体是重点服务对象。小额贷款其实是降低了金融服务的门槛,让普罗大众能够得到优质的金融服务。
实际上任何合理的贷款形式,都不应该是一场不求回报的公益活动,而是以市场性为原则的可持续商业活动,有供有求,双方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