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专栏作者“落英财局”原创作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官方立场,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
你的征信还好么?
近日央行发话了,征信中心未授权任何第三方应用程序app,提供个人信用报告查询服务。
也就是说,所有第三方APP都没经过官方认可。你如果用过它们查过征信,很有可能会泄露个人隐私。
千万要注意,以后不能再图省事了。稍微“手贱”一下,没准底裤就没了。
先了解征信报告的重要性,你就明白泄漏这些的严重性:
它是央行出具的个人信用记录,记载个人的借款还钱、合同履行等信息,主要用来查询个人的社会信用。
这样理解吧,相当于你的经济身份证,一旦泄露…
后果自己想,我就吓吓大家不说话。
02.
个人征信用到最多的地方,就是去银行借款的时候了。
我咨询了在银行工作的朋友,他们放贷时通常会查询个人的征信情况,来决定是否借钱、最多借多少、要多少的利息。
如果发现你被查征信的次数频繁,银行就自动脑补你近期经济状况不理想,可能偷偷干啥坏事心虚了。
于是,你就需要提交更多资料,而且更不好审批。
都是一堆麻烦事,走起流程很凶残,跟银行打过交道的人都知道。
所以咯,拥有一个良好的征信情况,对在银行借款十分重要。
其实不只银行体系,微粒贷、借呗、京东白条等互联网信贷产品,多数也已经与征信挂钩了。
比如微粒贷,它是微众银行的产品,资金主要由合作的银行提供,自然会上征信。
即使是你仅仅查询微粒贷的额度,也会被微众银行以贷款审批的理由,向央行查询个人征信记录。
最终体现在你的征信报告上,套路深吧,想不到吧。
蚂蚁借呗,个人使用时,如果借款人是为阿里小贷公司,就会以个人消费贷的名义上征信,其他借款人就可能不上征信了。
而卖家的个人经营性贷款,就都要上征信,躲不掉躲不掉。
花呗暂时还不上,但是它与芝麻信用相关联。现在使用的领域也很多,还得悠着点。
京东白条也要上征信,之前写京东提到了这些,今天就不细说了。
总而言之,马云爸化腾爸强东哥,都不能怠慢了,惹不起惹不起。
03.
还有一个坑,不要随便查,信用卡的,现金分期。
我就被坑过,之前被罗帅阿南两个熊孩子怂恿,想看看银行给批下了多少额度。
而这个行为,也会上征信的,惊喜不惊喜?
原因很简单,我在查询额度的时候,其实就默认银行有权查看我的征信报告。
不知不觉,我的征信上就被多记录了一笔,这大概就是“人在公司坐,锅从天上来”,也是服气了。
还好我最近没有找银行贷款的需求,想到这里暂时原谅这俩熊孩子。
看到这里,可能已经有很多宝宝按耐不住了,想查查自己的个人征信。
如何正确查看自己的个人征信情况,还不被记录呢?
最方便的是本人在央行征信中心的官网上查询。
方法我简单说下,我刚试了,操作起来很方便:
在官网首页,找核心业务栏的互联网个人信用信息服务平台,点开后如下图。
先注册再登录,然后需要绑定一张自己的信用卡。
最后提交查询申请,一般需要在提交查询申请后的第2天,才能看到自己的征信报告。
提醒一句,征信报告有7天的保留期限,超出期限之后,就需要重新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