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康波中选对的,看金融资讯选康波财经
贷款攻略 基金理财 基金定投防雷指南:基金公司违约、清盘怎么办?
基金定投防雷指南:基金公司违约、清盘怎么办?
摘要:本文系融360专栏作者“小丫投资笔记”原创作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融360官方立场,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上周五小丫写了关于债券型基金频繁踩雷的事:《多只债基踩雷,净值近乎腰斩!买的低风险产品怎么变成了烫手山芋?》,但阅读量明显低于平时,不知道是不是大家对债券型基金不感兴趣,还是被标题吓跑了。在这篇内容中,小丫重点分析了企业债务违约情况和债券型基金踩雷原因,并总结了6点债基投资指南供参考:1、选择持债集中度较分散的债基2、选择国债、金融债为主的债基,谨慎选择企业债持仓高的债基3、谨慎选择机构占比过高的...

本文系专栏作者“小丫投资笔记”原创作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官方立场,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

上周五小丫写了关于债券型基金频繁踩雷的事:《多只债基踩雷,净值近乎腰斩!买的低风险产品怎么变成了烫手山芋?》,但阅读量明显低于平时,不知道是不是大家对债券型基金不感兴趣,还是被标题吓跑了。

在这篇内容中,小丫重点分析了企业债务违约情况和债券型基金踩雷原因,并总结了6点债基投资指南供参考:

1、选择持债集中度较分散的债基

2、选择国债、金融债为主的债基,谨慎选择企业债持仓高的债基

3、谨慎选择机构占比过高的债基

一旦有风吹草动,机构的消息总是比散户灵敏,跑得也更快,没来得及跑的散户基本只能眼看着债基净值暴跌....

4、选择规模适中的债基,警惕小规模债基

上面的亏损债基名单里,大多都是小规模债基,踩雷一个基本基金净值就会受严重牵连出现暴跌。

5、选择债基领域实力、名气都比较好的基金公司

目前小丫没有特别研究过这类基金公司的名单,但咱们可以按之前说的选基金公司、基金经理的方法来,多看历史业绩和评价。

6、有余力的情况下,还可以留意持债的信用评级和对应企业经营动态(财务报告、现金流情况等)

这里再贴一遍,帮大家加深印象。

今天继续基金系列的内容,还是防雷指南——上篇讲债券型基金防雷的,这篇则讲“基金清盘”怎么防、怎么破的问题。拿好这两篇文章,下半年的基金投资咱们稳着来~~

以前咱们买债券型基金也总想着“低风险、更安全”,随着市场信用收紧,企业债务违约事件频发,债券型基金今年踩的雷也是一个接着一个。可见,任何投资都是有风险的,并不存在一劳永逸的投资策略,投资者与时俱进更新自己的投资知识和市场认知很重要。

在很多小伙伴的眼中,“基金清盘”这个事也比较遥远,毕竟除了到期退出,其他情形下的“清盘”并非儿戏。但从今年开始,投资者对清盘这件事的认知也要被颠覆掉了。根据数据统计:

2018年以来,共计有114只基金不同程度地进入清算程序或者公告拟清算,其数量超过去年清盘的102只。

去年一年102只,今年才过完5个月不到,居然有114只基金清盘,还真是囧囧有神!昨天又有2只基金宣布清盘,一直偏好定投基金的小丫,也不得不认真琢磨起“清盘”这个事来,以下是三点着重想和大家分享的问题:

基金为什么会清盘?

清盘了投资者会亏钱么?

怎么避开“清盘”基金?

01

基金为什么要清盘?

在说“为什么”之前,大家先了解下啥叫“基金清盘”~

基金清盘就是指基金资产全部变现,基金经理把持有的股票,债券等投资全部卖出,折成现金之后,分给持有人。

除了明确到期需要清盘的基金,基本上其他形式的清盘都有那么一点“强制赎回”的意思。

根据《基金运作管理办法》:连续60个工作日,出现基金持有人数量不满200人,或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情形的,基金管理人应向证监会报告并提出解决方案,并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表决。这个所谓的“解决方案”,就包含转换运作方式(如股票型转债券型)、与其他基金合并、终止基金合同——即所谓的清盘。

为什么要清盘(强制赎回)?

要么就是基金规模太小的“迷你基”,要么就是业绩实在太差、正在垂死挣扎的“僵尸基”。

今年以来被清盘的基金多为“迷你基”,迷你基之所以要清盘主要有以下两点因素:

(1)风险控制:

一只基金的规模太小(资金量低、投资人少),一旦遇上持有份额高的投资人赎回,对整只基金的净值影响会很大,相当于少数人拿捏住了整只基金的命运,对其他小额投资者来说未免太不公平了。监管层必须要考虑到系统风险,进行适当干预。加上去年下半年开始,金融市场监管一直处于越来越紧的状态,委外资金陆续撤出,迷你基清盘加速其实也在市场预期当中。

(2)利益回报:

投资者要赚钱,基金管理方也要赚钱。基金管理机构主要赚的还是基金管理费用。基金规模越大,能赚的费用也就越高,从小规模基金中获取的管理费用基本很难维持运营、研究团队的成本开支;退一步说,即便小规模基金得以运转,作为投资者我们也需要合理的怀疑:基金管理公司是否会为了节约成本把这只基金和其他多只基金放在一起共用研究团队?缺少精准研究的基金业绩预期会很好么?双方都没有利好的情况下,还真不如清盘了事。

02

清盘了投资者会不会亏钱?

这是一个关键问题,投资就是想保本赚钱,清盘的话我的钱会亏掉吗?

小丫觉得,清盘其实也是个有利有弊的事,先说弊端。

(1)强制赎回,无法赚取长期收益

对很多基金定投者来说,买基金的好处就是想利用时间战胜市场波动,获得超额收益。如果基金被强制赎回,赎回价一般为基金终止交易前最后一天的净值。假设这时基金的净值高于你的买入成本,账面则有盈利;反之则是亏损,哪怕再不甘心也只能接受亏损的现状割肉离场。对投资者来说,这是种比较被动的选择~

(2)清盘期间,资金将会被占用且没有收益;

按照一般基金合同的约定,基金清算期限一般不超过6个月,目前常规的基金清算期限一般在1-2个月。假设你不幸买中了一只要被清算的基金,而且清算周期长达6个月,这6个月内基金虽然会有利息结算,但相对于咱们的投资收益来说,这点利息真的是无关痛痒,资金会被白白占用几个月,错失其他投资机会。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考虑,迷你基清盘也有好的一面:

一方面像小丫上面讲的那样,迷你基的稳定性太差对小额投资者来说缺少公平性,及时清盘退出市场可以还市场一定的稳定性;

一方面是这类迷你基的运营成本高,会拖累基金净值,硬扛着其实有点鸡肋,管理方和投资者都赚不到什么钱,还真不如清退出场,咱们可以把钱花在更有盼头的其他基金上面。

总之优胜劣汰,行业越是往良性方面运转,投资者越有利。

03

怎么避开“清盘基金”?

虽然清盘基金从行业角度看有其利的一面,但作为投资者来讲,肯定是希望尽可能避开此类基金,选出几只好基的~~

小丫也总结下了几点避开“清盘基金”的技巧,供大家参考:

(1)最好避开规模低于5000万的小规模基金。

如果你的风险偏好很低,2亿规模以下的基金都可以不考虑;如果你正在投的基金,规模越来越小,也可以事先进行赎回转投其他基金,避免临近清盘红线时遭遇大规模赎回潮,导致基金净值显著下跌。

(2)避开业绩连续几年都很差的基金。

这点其实是选基常识,业绩差的基金说明运作真的很so so~

(3)警惕非资深、低业绩的新基金经理运作的基金。

这类基金经理业绩的不确定性大,波动性也大,一旦碰上持续下跌容易引发投资者大规模赎回情况,从而导致基金规模骤降,触发清盘条件。

(4)警惕熊市过后的集中赎回期。

按过往的经验,市场明显暴跌时(比如15年的股灾),容易引发大规模赎回情形。如果你买的基金本来规模不大,容易触发清盘条件。

(5)买的基金已经通知即将清盘?那就早点赎回。

基本上基金如果发出了清盘预告,通过清盘决议的可能性非常大。这时候多数投资者会选择赎回基金,导致基金净值进一步下跌。所以如果你已经收到了清盘的消息,还不如早点赎回降低损失。

最后一个问题是,怎么查询基金规模呢?这个其实很简单,大家在哪个平台买的基金,点击基金详情进去看,基本都有基金规模显示。

以上就是关于基金投资中的“清盘”风险防范指南,最后小丫再给大家一个温馨提示:

2018年,会是一个投资小年,大家在做投资决策时,务必谨慎选择,多掌握点投资常识!

热门贷款产品
  • 利率低 额度高
  • 3分钟极速到账
  • 灵活借还,按日计息
  • 22周岁-55周岁
  • 信用情况良好
    基金理财 更多
    最新资讯
    资讯
    问答
    ×
    您在哪个城市工作
    机构仅办理当地工作人士申请
    北京
    其他城市
    康波财经
    值得信赖的贷款资讯平台
    联系方式:kangbocaijingxz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