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专栏作者“MoneyKing”原创作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官方立场,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
最近是中小学报名季,昨天在朋友圈看到一条状态——
入学电话成了一家人最开心的礼物,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这个姐姐算是完成心愿,花几百万买房,孩子终于上了理想中的学校。
不过,前段时间一个新闻,对更多家长来说,今后就不用再这么费钱费心了。
4月底,北京不少城区集中发布2018年幼升小新政。
其中海淀区更是明确规定,自2019年1月1日后买房的,不再对应一所学校。
学区房凉凉了!
在我们国家,学区房一直是个bug的存在,因为它相当坚挺。
就学政策上,大部分城市实行的是“就近入学”。
你家房子离哪个中小学近,孩子就在哪上学。
父母往往会花大代价,买套能够分配到名校的房子。
对应名校的房子,就叫学区房。
同样位置,同样户型,它就是不一样的烟火,可以比周边贵20%。
有些更荒谬的,十来平过道卖上百万!
上面一看,这不行啊。
大家怨声载道,还不利于教育资源公平分配。
教育部大腿一拍,给我搞多校划片。
一套房子对应不止一个学校,而是几所学校,具体你孩子能分到哪所学校,就要靠摇号或其他方式了。
这样做,可以淡化教育资源与房产的关系,避免学区房过度炒作。
这个2015年底就开始说了,但政策一直没有实质落地。
这次北京响应号召,算是拉开序幕,今后其他城市可能都将逐渐跟进。
学区房将成为历史,天价学区房现象也会越来越少。
我一直跟大家强调,投资一定要听话。
上面让你干的,可以去做;上面不让干的,千万别碰。
多校划片会直接导致学区房价格上涨乏力,再加上中央始终强调“房住不炒”,这个之前可以闭着眼睛买的东西也要当心了。
学区房稳赚不赔的日子将一去不复返。
不过俗话说,有危必有机。
多校划片会导致学区房价格下跌,但却会给好学校旁边“非学区房”带来利好。
本来,你是没份上好学校的,多校划片后你这房子也有摇号资格了。
这些价格洼地,非常值得出手。
其实房产投资和其他金融投资,大同小异。
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有一个捡烟蒂理论。
“你满地找雪茄烟蒂,终于你找到一个湿透的,令人讨厌的烟蒂,看上去还能抽上一口。”
“你把它捡起来,抽上最后一口,然后扔了,接着找下一个。”
这个理论核心,就是寻找价值洼地,找到被低估资产,然后买入。
类似政策导致洼地被填平,在上海早有先例。
上海为解决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问题,实施的是集团化办学。
把几个相邻的学校揉到一起,成立一个教育集团,然后老师在几个学校互相流动。
这个政策结果,就是之前一些非学区房来了一波上涨,洼地被填平。
历史总会惊人的相似,现在还想买学区房的,还不如看看烟蒂吧!
将借呗额度提升至5万的最全攻略,关注:财秘笔记,回复“借呗”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