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专栏作者“老南读财”原创作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官方立场,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
先从今天发生的一件事聊起。
如果有这么一个理财产品:A股上市公司,业务稳定,500亿市值,去年20亿净利润,借款三年,年利率7%,你会买吗?
估计不少人动心了。
今天,A股上市公司,东方园林,发布了《公司债券发行结果公告》
发行10亿债券,结果仅募集到5000万,机构投资者不买账。
今天 老南想说
要知道,仅10个月前,东方园林发行的,一年期,5.35%的超短融券,4个亿,可是销售一空的。
为何会有这么大的反差?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聊的,消失中的信用。
新发债券没人买,用土话说,无非三种可能,1、市场缺钱,2、利率太低,3、没人敢买。
前阵子,老南写的《真放水了,这次是财政部》中,就提到,最近,债券违约成灾。
老南查了下,标题含“债券违约”的券商研究报告,5月才21天,爆发性增长:
数据来源:choice
加上老南反复提及的,M2( 广义货币增速)不断创出历史新低,市场上的钱,越来越紧张。
这个时候,反映最快的金融市场,已经出现实质性的变化,音乐在变慢,信用在消失。
截图来源:电影《margin call》
如美国的次贷危机发生前,哪怕一个信用很差的低收入者,都能获得非常低的贷款利息,高杠杆买房。
但危机发生后,这些人不但无法再贷到款;甚至连以前贷到款的,要不利息激增,要不被要求提前还款。
美国电影《三个老枪手》的开篇,正是这一幕的重现
截图来源:电影《三个老枪手》
实际上,整个现代金融市场,都是建立在“信用”二字之上。
我们的货币,是信用货币,因为相信发行货币的政府,保证货币购买力的稳定;我们的房贷,是因为银行相信房产长期价值稳定;我们的信用卡额度,是因为银行相信你的收入足以还清欠款。
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撑起整个地球!在金融领域,这个支点,就是信用。可是,如果支点没了呢?信用,是会清零的。
如,原来你的信用也许值100万,可转瞬间,为0了。当前金融市场,正发生着这样的变化。
如前阵子,浙江盾安450亿债务危机,公司信用瞬间降为0,各家金融机构必然晴天送伞,雨天收伞,想着法子抽回贷款。
这时候,地方金融办参与协调,本质上就是用政府的信用,避免债务风险的扩散。
结果都这样了,杭州银行还提前抽贷2.1亿元,直接从公司账户划走,大难临头各自飞的既视感。
这也是为什么,从去年年底以来,老南大量的文章,都在建议,普通老百姓,家庭信贷杠杆一定要可控,不然遇到个“百年难遇”,会非常被动。
看看这两张图,还是挺吓人的:
对了,上面《三个老枪手》电影,那个老头,房子要被银行收回,于是抢银行去了。不过,那是电影。
今天这篇废话 老南想说
昨天,一网友和老南说,“听同学、朋友说,某地二手房秒出,接盘非常踊跃,要砸锅卖铁,借钱买”。
老南赶紧找了个业内朋友了解下,听到了完全不同的理解,仿佛双方活在不同的世界里。业内的朋友呵呵说,牛市到头,不都是散户接盘嘛。
这轮房市,哪怕不跌,限售个三五年,冻结交易量,都会死一批人。
毕竟,靠房产吸收庞大的超发货币,冻结个3、5年,压通胀、保外汇储备,是大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