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中国普通老百姓的消费习惯已经完全发生了改变,曾几何时理性消费、拒绝负债还是我们老一辈人的消费观念,可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年轻人都开始透支消费了,即使没有透支的能力也都在跟风。
不得不说从存钱消费到贷款消费是一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很多国外的发达国家也是这样的消费状态,但是不同的是,我们在住房方面所承担的负债问题是全球最高的,因为房贷基本成为中国普通家庭最大的债务问题。
关于负债问题,有的人是这么看的:
网友A
我不赌博不吸毒,没有高利贷和信用卡,外债欠400多万,别人欠我200万。我的钱都投在了项目上了,苦了3年。电话从来不换,债主打来就接,没钱让人骂就骂了,有钱了,除了吃饭钱,剩下的都还了。
一年没回家,老婆逼着离婚,现在想开了,爹娘不在世,自己有没有兄弟姐妹,想那么多没用,照顾好自己,努力把自己的项目做好,把曾经失去的找回来。这才是当下自己的目标
网友B
90年,社会8年经验,创业3年。客户公司倒闭,团队解散,项目赔钱,舞男关门。悲伤了160万的债务,写欠条。重新打工跑业务,一心想着还债,人生不落一次难都不知道自己有没有朋友。相信自己,不忘初心,早晚一天会东山再起。
网友C
欠得多能力多,像我这种不想欠人情和欠钱的人,没有什么特殊能力,只好老老实实干好本分,拿着死工资,只能解决温饱,发不了大财。有能力才有欠债,别管欠谁的,都是你凭本事借出来的
网友D
欠债一万多,用了两年还清,穷怕了,现在月入一万多,吃点好的都觉得心疼,想起当年的艰苦岁月,珍惜现在挣得每一分钱,不舍的乱花!
负债,无论是哪一种,都是一柄双刃剑。
从好的方面来说,适当的负债是对自身的一种激励。以一个月薪8000的上班族为例,房贷3420,信用卡每月还款890元,余下3690元,生活支出占70%,30%作为个人储蓄备用金,这种就属于良性负债,负债能力小于工作能力。所以,适当的负债,是件好事。
从坏的方面来说,如果你的负债超过了你的偿还能力,而你又没有把压力变成动力,结果就不一定会好了。接连出现的裸贷,套路贷、校园贷等等。就是因为欲望强过现实,最终付出了更为惨重的代价。
而这不是负债导致的,而是自己人生观出现了问题。在任何时候,在理财与消费这件事情上,量入为出,都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如果你当前负债超出了自己现在的承受能力,意味着你需要更多的付出,请做好准备。不想付出又想享受,结局不概就不会那么美好了,毕竟,天下掉馅饼这种事,机率还是很小的。
所以,负债,用好了,是动力,用不好,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就看你如何把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