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专栏作者“财妹钱铺”原创作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官方立场,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
长投在线清盘了!
沃时贷清盘了!
泓源资本清盘了!
……
可谓是:树欲静而风不止。
近期,主动清盘退出的平台数量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其中不乏一些十亿、几十亿级别的大平台。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年5月5日,2018年全国问题平台217家,其中清盘退出的占了一大半。
强监管下,清盘退出的网贷平台增多是有预期的,一些问题较多、备案无望的平台选择清盘也是必然之举。
那么,清盘的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只有了解具体原因,才能让我们更好地规避风险。
1
清盘与跑路的区别
很多人不明白清盘和跑路的区别,我在这里给大家讲清楚。
P2P平台清盘与欺诈、跑路有着本质区别。
清盘是正规运营的,平台上的项目也都是真实项目,只不过由于风控环节过于薄弱,项目质量普遍较差,导致大量项目逾期甚至产生坏账,无法继续运营下去。
跑路是平台主动贪钱跑的,结果你的钱就是打水漂了。
对比之下,清盘是平台被动无法运营下去,你的钱可能在以后某个时间点拿回来的。
这两种情况都会对投资人造成负面影响,但程度差别显而易见。
平台清盘情况下,虽然项目逾期率或坏账率较高,但也只是少部分,大部分资产还在正常运营,一旦项目到期投资人便能获得补偿。当然,如果老板有良心,愿意自己掏腰包去补偿投资者,损失会更小。
而一旦P2P平台存在欺诈行为并最终跑路,那后果就很严重了。如果犯罪分子逃之夭夭,那投资者很有可能血本无归。
2
清盘的方式有哪些?
真正意义上的清盘,就是没有卷款跑路的意思,而是清算平台的产品,把本息按约定时间还给投资者,并且不再继续运营。
看起来是还有一点良心的。
清盘的解决方案一般有三种。
一种是分期兑付。比如开头提到的沃时贷和泓源资本,待收利息清零,待收本金分2-3年退出完毕。
这类方式,好处是本金受到的损失比较小,坏处是资金被占用的时间跨度长。
第二种是打折回购。投资人根据投资金额分级,按级别打折归还本金。这类方式,本金的损失是实实在在的。
有的平台清盘,只是找到了合适的债权接收机构,但是真实的债权还没有解决。不过对投资人来说,体现出来的是平台结算了本息,所以也算是清盘成功。
第三种是债转股。一些平台在借口清盘之后,限制提现,分期兑付无法实现,甚至有一些投资大户被迫转为股东。这类清盘,可以认为有名无实。
3
清盘的原因
纵观最近的清盘潮,归纳起来原因无非就是:风控差、成本高、被甩锅了
(1)平台风控不到位
最近沃时贷宣布清盘令好多人猝不及防,甚至不少老司机也深陷其中。经过B轮4000万风投、资产端又是备受青睐的车贷产品,并且在车贷平台中也还算不错的这样一个平台,依然逃不过清盘的命运。
无独有偶,另外一家车贷平台泓源资本也宣布清盘。
这两家车贷平台清盘得原因主要是:公司响应国家政策,拒绝暴力催收,导致逾期率及坏账增加。
因为风控不到位,把锅甩给监管,也是甩得很顺溜。
各大媒体纷纷唱衰车贷行业,但车贷行业可不是P2P平台的原罪,实则是风控不严谨造成的。
夸张一点说:在整个车贷行业,风控模式就是见车就放款。
也就是,只要确保这辆车是你名下的,没有抵押,然后我就可以按这辆车残值的7-10折去放款。
至于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其实是不太看重的。因为车上本身需要装GPS,如果借款人逾期还不上款,那贷后人员直接上门去拖车卖掉就可以抵消成本了。
在我看来,P2P平台清盘不该把锅甩给监管、车贷行业本身,作为投资者要透过现象看本质,风控才是P2P平台继续走下去的重要关卡。
很多投资人在选择P2P平台时总是过度迷信排行榜,不去看平台风控,所以踩雷也是必然的。
(2)成本居高不下
高成本运行可以说是P2P平台的通病。
一个P2P平台获客成本、运营成本、银行存管费用、坏账、利润要求等,这些全部总和要压缩到年化24%以内,绝大多数P2P平台都是做不到的。
今年清盘的领投鸟平台就自称没有规模上的优势,进而无法通过规模来降低成本。
所以常常会看到一些平台上线初期或者半年以内就清盘,但清盘之后,投资人又不能立刻拿到投资本金。
最后惨的还是投资人。
所以总有人问我,要不要投资某个平台,理由是去年今年才成立的平台,利息很高。我且不说他的风控和模式是否靠谱和可行,单单从成本上考虑,就会知道这个平台不是最佳选择。
(3)甩锅给清盘,实则自融
部分平台号称的清盘,实际上是出了问题后用来画饼和维稳的伎俩。这样的清盘,就等于无法提现,平台爆雷了。
雅堂金融无疑是规模最大的一家,定位为供应链金融平台,但是这个平台发布的多个借款标的显示为“自融”,并不是做真正的供应链金融。
自融资金就是自家平台用来做产品,产品卖不动又要付利息,这个游戏自然玩不转。
P2P平台自融是不少平台爆雷的主要原因,也是平台出现提现困难或是跑路的罪魁祸首之一。
监管背景下P2P行业会越来越规范,P2P野蛮生长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大浪淘沙之后,剩下的大概率是精品,P2P依然是普通投资人较好的选择之一。
至于清盘停业我认为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一个正常发展的行业在经历非理性竞争之后,必然会进行市场出清,优胜劣汰。所以我们也没必要唱衰P2P行业,我个人这6年来一直把P2P当成一个非常重要的投资渠道。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在目前这个阶段,每个人更需要做的是敬畏风险,要知道闭眼投资的时代已经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