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专栏作者“网叔点财”原创作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官方立场,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
这些天网叔连续翻了几十个P2P平台,近百个网页,脑袋“嗡嗡的”有如千万只苍蝇乱转。年纪大了,信息处理的CPU有点跟不上……
筛选平台其实是一个体力活。
前些天“空姐滴滴被害事件”闹得沸沸扬扬。
抛开吃人血馒头的二更,私下讲,不管是受害人,还是施害者,都对网叔触动非常大。
这件事,跟我们最近投资人困扰的P2P监管备案,以及资产端若干业务的严打,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据悉,施害者刘振华近6个月贷款了25笔(现金贷),已结清21笔,逾期2笔。有人指出,刘振华借新还旧玩不下去了,债台高筑产生了厌世心理……
网叔P2P监管的逻辑这篇文章,就刘振华的事件开始谈起。
1.0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社会是由阶层构成的。影响阶层的主要因素除了经济,还有政治、宗教(古代)……
阶层简单粗暴划分:上层,中层,基层。
上层,国家的领导者和管理者。
中层,官僚+富人,广义讲也包括中产。
基层,普通老百姓。
在良性循环的社会里,上层是社会财富创造的领导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制定政策,指明方向。中层,是社会财富创造的主要驱动力量,拥有蓬勃的欲望和进取心,是生产的组织者,发明的创造者。基层,社会财富创造的主要执行者,大部分听组织的话,少部分游离、浑浑噩噩。同时他们也是商业社会最大的市场消费人群。
但也有不良性的时候。
400年前的大明王朝,在经历近200年政治经济发展之后,中层高度膨胀,兼并了大量的土地和社会资源。基层手里的土地则是被兼并的对象,进而导致大量的老百姓破产,成为失地游民……更糟糕的是,大萌又遇到了几百年不遇的大旱灾以及边境强势游牧民族的挑战……
上层手足无措,中层见死不救,基层揭竿而起,外患乘虚而入……
然后,大明就Game Over了。
这样的故事,在中国历史层出不穷。也成为国内一个重要的史学命题:“中国历史周期律”。
一个社会如果病了,乱了。
常常先是官僚、富人们大肆盘剥底层穷人,后是破产的穷人反过来报复社会……
发展经济要靠精明能干的官僚和富人,社会稳定则需要让基层,特别穷人都能活下去。
上层的社会治理,就是“存菩萨心肠,行霹雳手段”地抓这么两点。
并且,稳定在前,发展在后。
2.0
我们谈金融监管,特别P2P监管的逻辑。
首先要明白,金融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比起稳定,它只是在第二权重范畴。而在第二范畴里,监管也只是金融的工具。
回到我们投资人最近关心的国家对于P2P车贷领域的“打黑除恶”,以及过去一年对于校园贷、现金贷一刀切的否定,可以隐约感受一句话:稳定压倒一切。
车贷打击的是二抵和暴力催收。
校园贷面向的是稚嫩、没有还款能力的学生,并且搞出了轰轰烈烈的女大学生裸条事件,10G裸借视频。
现金贷1000万借款人,200万人进行大量的多头借贷,50万人一个月在10个现金贷借钱……多头借贷,基本已经游走破产边缘。
理性分析,这些打击其实本身并不是针对P2P的,而是矛头直指民间借贷的恶性扩张,即向大量没有还款能力的穷人发放贷款。
这是一件典型的中层向基层“杀穷”式的掠夺。
这些打击,在国家那里首先是治安行为,然后才是互联网金融监管……
只是它涉及到了民间借贷……
只是民间借贷里有P2P……
只是很多P2P参与了……
回头看刘振华近6个月崩盘在即的25笔现金贷借款。
这个在人间毫无希望的人,网叔脑海冒出的四个字是“穷凶极恶”。
在这个人间,我们肯定也不想看到:多一个穷人变成无赖,多一个无赖变成亡命之徒……
严打真的保护老赖吗?
表面看的确如此,对于已经上车被严打伤到的P2P平台的投资人更是如此。
但本质来讲,国家在阻止不该变成老赖的人变成老赖,减少影响社会治安的隐患。
事实上,这些年国家对于老赖是越来越不友好。
甚至在高铁上经常能听到:失信被执行人不能坐高铁……
3.0
很残酷的一个现实:
比起P2P投资人踩雷。国家更在意学生、穷人这些没有还款能力的群体误入超高利息的民间借贷。
某天,当网叔无可奈何地懂得这个真相,心情惆怅了一天。
对于这个现实,我们投资人也必须要有一个觉悟:
如果你不是把P2P当成刀口嗜血的赚钱工具。那么最稳当的投资,抛开性价比因素。就是要找那些愿意跟借款人共同成长,重贷前风控,让民间借贷更加良性发展,有未来的P2P平台。
不谈社会责任,大势之下,我们也该“安排”好我们的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