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说,世上本没有纠纷,借钱的人多了也就成了纠纷。人人都会说,欠债还钱,天经地义。然而,在这份“天经地义”中往往会有许多天意弄人。借贷纠纷无论大小,一旦中招就很难搞。
纠纷一:
借款无担保
有担保的借款让债权人更有安全感,即使钱已经不在自己的口袋,但对方的担保物在啊。这样一来,债权人觉得自己是怎么都不会亏的,就算碰上最坏的情况,对方赖账不还,自己也有所保障有所得益。
没有担保的借款就是借贷一根易燃易爆炸的导火线。友情、亲情是社会人交际的名片,但在金钱面前,这张名片不堪一击。可是,很多人都碍于这种种交情,出借钱款,免除担保。
最后,社会会告诉你什么叫做谈情伤钱。借款没有担保,犹如风中飘絮,动荡无着落,蝴蝶效应般引发后续纠纷,难以收场。解决这一纠纷在于,债权人要求借款人提供担保,或者有第三方做保证人。
纠纷二:
借条不规范
借条可以说是债权人的“保本符”。借条不规范,分分钟就丧失本金和利息,除非你能提供其它强而有力的证据。不规范的借条会失去它作为法院证据的资格,也会成为欠债人赖账的借口。
不规范一,借款人名字写错。多音字、异形字、小名字等,多得是你想不到的坑。借款人落款名字一定要和其身份证一致。不规范二,金额没有大小写。向我们伟大的汉字数字致敬吧,阿拉伯数字容易给人留下使坏的缝隙。
借贷问题剪不断理还乱,纠缠不清,唯求法院辨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