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车贷项目为主的沃时贷宣布停止线上运营。
数据显示,在2016年9月,有769家P2P平台以车贷项目为主。但到2017年年末,对应的数据就变为241家。一年多就有近70%的车贷平台消失。
而日前有人爆料,车贷平台图腾贷在江门的门店遭查封。实际上是江门有关部门对行业进行扫黑,调查车贷平台的车贷二押、暴力催收等问题,多家车贷平台的线下门店都遭到了查封。
今天就聊聊这个处于风口浪尖的P2P车贷市场。
车贷标的类型
首先简单科普下车贷标的类型。
目前车贷标的主要有抵押、质押、以租代购三种形式。
抵押是指在办理好相关手续后,借款人仍可将车开走,平台在车上安装GPS进行跟踪,车辆占有权不发生转移。
而质押是指平台把借款人的车扣下,借款还清时再归还给借款人,车辆占有权发生了转移。
以租代购相对复杂点,涉及到买车人、汽车融资租赁第三方、汽车经销商、P2P平台、投资者等多个主体。
买车人到汽车融资租赁第三方处买车,且通过其和P2P平台的合作在P2P平台上借钱。
投资者投钱后,钱先到买车人的账户里,然后通过定向划拨或受托支付的方式,直接转移到汽车经销商账户中。
买车人就获得了汽车的使用权,通过每月付租的形式按月归还这笔借款。借款全部归还后,车的所有权就转移到买车人名下。
在此期间,车辆上安装有GPS,车辆只能在第三方公司和P2P平台的监控范围内活动。
此前,车贷凭借着小额分散、风险可控等优点,成为P2P平台们争相抢夺的资产,投资者们争相投资的标的。
但如今的车贷行业,竞争激烈打掉一批平台的同时,各种乱象也开始滋生。
车贷乱象重重
车贷乱象最为严重的就是二押和暴力催收的问题。
很多被抵押过的车,又被拿去质押了,也就是所谓的“二押”,成了行业目前最大的毒瘤。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从借款人的角度看,车辆抵押后获得的贷款不够用,手头又没有其他资产,就用这辆车倒腾来倒腾去,多借一点钱是一点。
而有些平台,资产端团队在业绩考核的压力下降低风控标准,对借款人信息审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明知车辆已抵押的情况下还同意再次提供贷款。
或者有些平台,提供“二押”贷款,为的就是在借款人不还钱的情况下,按黑市的价格卖出汽车从中赚取差价。
甚至出现一些没有道德规范和从业底线的从业人员,帮借款人拆掉GPS,想尽一切办法帮借款人做二押。
10家汽车抵押贷款平台的周边,可能就有四五十家的二押机构。
二押的肆意发展,搅乱了这个市场。一旦发生逾期,就会出现车辆处置纠纷甚至抢车的现象,让各方参与者陷入纠纷之中。
也因此,由二押引发的暴力抢车甚至非法斗殴事件层出不穷。比如去年3月,就有一段疑似投哪网催收员深夜去二押机构的车库抢车被暴打的视频传出。
这就是目前车贷行业最大的痛点,但车贷行业的乱象远不止这些。
我们看到,有些图谋不轨的平台利用投资者对车贷标的的青睐,在标的真实性上做手脚,或在标的变现时加各种戏码,不轻易让投资者拿到钱。
再者,也可能存在抵押物车辆本身有问题,是盗抢车或黑车的情况等。
还有在抵押贷中,借款人逾期后恶意将车开到其他省市,当黑车卖掉等催收难的情况。
车贷风险如何应对?
“有车作抵押就挺放心,出了问题有车兜着”这样的想法该摒弃了。
车贷这种标的本身是优质的,但是在各种行业乱象之下,其中的风险也不得不注意。
1、防止二押和催收难的风险
如果你投的是一抵平台的标的,尽管法律规定抵押权人优先于质押权人受偿,但在实际操作中,车在质押权人手里,最后怎么样还真不好说。
目前监管层也在对此进行大力打击,不过要从根本上防止遇到这种现象,关键还是要看平台的风控。
一看平台是否对借款人的情况足够了解,定期进行家访,从源头上防止借款人发生逾期。
二看平台是否掌握车辆的实时状况,GPS是否足够难以拆除足够强大、是否预设了二押贷款点之类的危险地点等。
这两种判断方法对于应对催收难的风险也同样适用。
而如果明知是二押平台的标的,就别再去投了。
2、防止标的被做手脚的风险
抵押物的真实性,也是需要防范的一大风险。
今年1月,车贷平台万顺网出现逾期。而随后40辆车被20人一夜间抢走,也是神操作了。恐怕抵押物的真实性本身就值得怀疑。
所以大家在投标的时候,关于标的的一切细节都要仔细看清楚了,包括借款人的身份证复印件,借款合同、车辆行驶证、驾驶证、车辆实物拍摄照片等,从中识别出有问题的标的。
3、防止遇到盗抢车或黑车的风险
再有,车辆质押时不需在车管所办理登记,所以很难确认车辆本身是否干净。万一遇到的是盗抢车或黑车,借款人逾期时就无法变现。
所以这一点也是要注意的,还是要看平台风控是否信得过,必要时可以到公安交管部门,进入被盗抢车辆查询系统进行查询。
4、选择风险较小的车贷模式
相对而言,以租代购模式目前尚且没有这么多风险。如果懒于排查种种风险,也可以选择投资这种模式的车贷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