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日本央行公布议息决议,维持-01%的利率不变,然后大家就聊开了。有人说,这负利率是不是意味着,日本人把钱存在银行,还要给银行倒贴钱啊?
这个观点,也代表了很多人对负利率的一种看法。其实是一种误解,接下来两分钟金融简单来科普下日本的负利率。
作为利率市场化的国家,日本央行的负利率,针对的是金融机构的超额准备金。也就是说,这个利率是日本央行跟商业银行之间的利率,跟个人储户是没有直接关系的。
那么什么是超额准备金呢?简单讲下你就明白了。
商业银行把钱存在央行吃利息,这部分的钱就叫存款准备金。其中法律强制规定要存的部分,就叫法定存款准备金,强制缴存的比例,也就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而超额保证金,就是“存款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
比如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10%,商业银行收到100万存款,其中10万要强制存在央行!也有部分银行一下子存了15万在央行。这多出的5万,就是超额保证金。
而日本实行的负利率,就是针对这“5万超额保证金”,也就是说,银行把5万元存日本央行,还要倒贴利息给央行。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两分钟金融可以用简单的逻辑回答。
众所周知,日本实行超级宽松的货币政策,搞了QQE,印了大量日元刺激经济!但是银行没这个动力,印出来的钱转个弯又回到了日本央行。
日本央行也是没办法了,就学习欧洲搞负利率,目的就是逼商业银行把钱拿去投给实体经济!
当然,银行存央行的利息都要倒贴,给个人储户的利息,自然就不会多!
你也许不相信,日本大型银行的存款利率居然低到只有0.001%,也就是说,你拿100万日元(折合人民币5.8万元)存银行,一年的利息只有10日元(折合人民币五毛八)。
银行随便收点手续费,其实也跟“负利率”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