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命好运的人那么多,偏偏我不在其中。”如果你也这样想,那么看看他的故事吧。
认识张总的时候,他已经是一家中字头集团的执行总裁了。
初识印象,这位老总看起来,有点像江湖大侠,爽朗大气,不拘小节。
机缘巧合,跟张总有过几次交流,有幸,听到了他的励志故事。
张总出生在中国西南部大山深处的某小村里,穷不只是他自己家的标签,还是整个村落,甚至整座大山的标签。
小学5年,初中3年,高中3年,他都是靠一双腿“走”完的。每天往返学校至少要花费4个小时,他笑着说,“不怕你们笑话,当年我最大的梦想,就是有一双真正的“千层底”鞋,因为那样的话,鞋底就不会那么快就磨穿”。
祖祖辈辈靠山吃山,出去打工的人不是没有,但多数人到了娶妻生子的年龄还是会回到这里。
没考上大学是意料之中的事儿,辍学后,他跟村里的其他年轻人一样,准备先定一门亲,然后出去打工。等攒够了钱,再回来娶妻生娃。
可是,亲事没盼来,他等来了征兵。
当兵?这对当年的张总来说,诱惑并没有打工大。
不过负责征兵的人说,当兵了可以考军校,军校出来除了打工还有其他更多选择。
张总说他其实就关注一点,当兵后,能不能留在外面。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他一点都没犹豫,辞别父母,跟着征兵的人走了。
走出大山的那一刻,他内心酸涩,因为他当时心里只有一个念想,“我出去了,就绝不再回来”。
当然,不是他不爱自己的家乡,也不是他想抛弃自己的父母,他只是想跟贫穷、无望做个彻底的告别。
不怕辛苦,是成功路上必备的技能之一。
身体方面的训练倒不是太难,只是他想考取军校,所以最苦的是,坚持学习。
基础差、底子薄,学起来比别人要吃更多的苦。加上自己对学习本身不太感兴趣,还得时刻克服惰性。
最关键的是,领导分配给他的任务他不但要完成还得超额完成,因为只有这样,才有立功的机会,才有机会获得报考军校的推荐名额。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成功拿到了推荐名额,并成功考上了某军校。
回想备考的那段日子,他觉得自己不止脱了一层皮,简直是脱胎换骨。
之后的日子并没有一帆风顺。军校里比他优秀的人太多,比他优秀比他还努力的人也大有人在。这让他一丝一毫都不敢放松,生怕被淘汰出局。
上天给予的磨难,早已在暗中备好了奖赏。
越努力越幸运,他以优异的成绩完美的表现从军校毕业后,被分配到了东部某大城市公安局。
此时的他,其实可以松口气了,但他心里时刻回想着一个声音:“我不能回去,我绝不回去”。
所以,他依然不敢松懈,直到他放弃了公安局长的位子,离开公安局下海经商,他都没有怠惰过哪怕一秒钟。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对于辞官下海这件事,他是这样解释的。
也对。多年24小时待命,随时上“战场”的工作状态,让他的生活变得单一。他从大山深处走出来,世界这么大,他想看的太多太多。
做生意不是拍脑门,谁也不知道,他费了多少精力,做了多少功课,才从一线岗位奋斗到执行总裁的位置。
就像当年考军校,就像当年争取工作,所有的选择他都全力以赴。
父母曾经说过,家里已经不一样了,修路通车,山里的东西卖到外面也能挣钱。村里开始富了,大山焕发了新的光彩。他知道这是父母在提醒他,回家看看。
是啊,父母年迈,该享享清福了。于是,他托自己的姐姐将他们接到身边,跟自己住在一起。
他执拗的坚持着“绝不回去”的誓言,坚称,只有死亡可以把我带回那个地方。
我大概可以理解他的固执,因为大山深处不只是他的家乡,还是他曾经深以为“这辈子都走不出去”的深深牢笼。与其说他不愿意回去,不如说他害怕回去。因为家乡的温暖,家乡的宽容,可能让他一路拼搏决不放弃铁一般的意志瞬间垮掉。
上一次我们交流到这个话题的时候,他说过:“对我来说,‘绝不回去’是我的信仰,因为坚持这个信念,我走到了今天,我相信,继续坚持,我还会走得更远”。
很多时候,理想或者信念并不一定是大而虚的概念,比如,“我要当科学家”“我要造飞机”,可能只是某一句话,可能只是某一种情怀,比如“我回不去”这样一个执念。而只要坚持下去,荆棘坎坷不过是功绩表上微不足道的一笔,你的路会越走越宽,越走越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