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瞒你说,因为工作原因,我常接触不同行业不同阶层的朋友,朋友圈就容易变成了一场小型人生百态展示会,很有意思。
其中有一位姑娘特别像《最爱女人购物狂》里张柏芝饰演的方芳芳,超爱逛街,一不小心就刷爆信用卡。
前段时间她从“戏剧”里跑出来问我说:阿May,我最近发现有一种信用卡代还平台,利率比分期还低,靠谱吗?
我这两天琢磨了一下这事儿,觉得有必要拿出来跟大家说一说。
先来解释一下什么是代还信用卡平台。
这种平台通常是采用“余额代偿”的方式,也就是借款还卡债。
简单来说,
如果选择代还,平台会让你绑定信用卡,帮你把钱还给银行,恢复信用额度。
欠银行的钱就转移到了欠平台身上,你再分期还钱给平台。
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很多平台说自己的利率比银行低一倍,并且分期更灵活。
可是,代还平台的利率真的比银行低吗?
我试了一款市面上比较热门的代还平台。
年化利率是11.03%,分6期还,与信用卡最低还款年化18.25%的利率相比,表面确实优惠。
举个栗子:
我刷卡欠了招行两万块,,分6期还款,每期还款额为3483.33元;
在该平台还款,分6期还款,每期还款额为3440.59元。
这家相对银行只便宜了40多块,并没有优惠很多,更谈不上广告中的五折。
并且,不同平台之间的利率差别大,不是所有代还平台都比自家银行低。
比如某呗年利率在9.24%,工行的年利率只有7.75%,还不如直接分期。
所以,建议有需求的朋友们进行实际试算对比。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平台比银行利率还高的情况?
因为,只凭信用的贷款风控成本,要比有抵押的贷款成本高。
并且,这种平台借款的对象,比持有信用卡的人群质量还要差。
这两项风控成本加在一起,如果平台的利率做得还低,经营难度会相当大。
说起风控,就不得不提我更看重的一点,个人信息安全。
我们通过信用卡“余额代偿”看本质,其实就是一次小型网络借贷嘛。
平台想风控,就需要信息来保证你有相应的还款能力,并且上传的信息越详细越好。
所以,他们会通过多种渠道,来查询借款人的信用情况。
比如,有的平台会需要公积金或社保信息,或者是多次查征信记录。
必须要敲个黑板:
如果最近有房贷等大的贷款需求的朋友,尽量不要总是查征信。
因为这很可能让银行认为此人缺钱,到处借款,影响审批
所以,综合考虑,除非是特别紧急的情况,不然我非常不建议使用代还平台。
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行为,看似省钱,其实又在养成更进一步的过度消费。
我们在申请信用卡的时候,银行通常会根据财产情况来给出相对应的额度。
这个额度,在一定程度上是申请人消费能力的体现啊,负债率只能这么高,再多了不一定能hold住。
但是,代还平台的出现,难道不就是让你拿了一张超出本身能力范围的高额信用卡吗?
这就非常容易产生“刷爆信用卡不用担心,反正代还能帮我拖延一阵子兜底”的不理智心理。
我不反对超前消费,也认同良好的负债有益。
但是,千万不要在代还平台对你刷卡的无限纵容中,忘却自己本身的偿还能力。
过度的宠爱往往就像一把温柔刀,刀刀割人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