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专栏作者“黑熊爱折腾”原创作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官方立场,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
银行理财这几年很火,很火。
你猜猜有多火。截止到2017年12月31日,银行理财的规模有29.54万亿。单位是“万亿”耶,可怕吧。所以说,中国人,有钱,有钱,不差钱。
虽然说现在什么互联网金融产品很热闹,不过再怎么热闹都敌不过广大人民对于银行的偏爱。因为,在人们心里面,银行的信用等级是最高的。虽然,近几年,时长有一些新闻说银行理财变保险,银行理财成飞单之类的报道。但毕竟是少数。
人们喜欢到银行买理财产品。并不是因为银行里面的理财产品收益有多高,而是因为银行里面的理财产品收益不高,但基本都能兑付。
比如一款银行的“xxx理财计划”预期年化收益率5.1%,周期是181天。那么到了181天之时,银行基本就能给你这个年化收益率5.1%。
这是什么?这就是传说中“刚性兑付”。也就是在我们买银行理财产品之前,银行会给你一个预期收益率,到了期限之时,不管银行运用这笔钱实际有没有赚到年化5.1%的收益率。银行都会给我们宣传的那个年化收益率5.1%。
这样爽不爽?
当然爽,对于我们投资者来说,当然爽,有银行给我们兜底。但是对于银行来,就不那么爽了。前几年,银行理财规模还小的时候,可以这么玩。但是现在银行理财规模将近30万亿,再这么搞刚性兑付,银行吃不消了。就算银行敢玩,出问题最后还不是广大老百姓买单。
所以呐,2017年年底,出台的“资管新规”就是要包括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打破刚性兑付,让老百姓去学习着识别风险和承担风险。
话说这个“打破刚性兑付“的转型是有个过程的。但是习惯了”保本保收益“的银行理财产品投资者一看”妈呀,不保本不保息了,哎,不玩了,不玩了。“
银行一瞧,“大家不玩了,我还怎么混啊“。保本保息的产品,量少了。没事啊,弄一个必定”保本保息的“存款玩法,不就行了。于是乎,一个存款利息上浮50%的工具,就出来了。
它就是“大额存单“。
注意了注意了。这个“大额存单“,并不是属于银行理财产品的范畴。它是属于”存款“的范畴,所以嘛,保本保息,是必然的。
以前嘛,银行理财多数“保本保息“,掩盖了”大额存单“的英姿。这下好了,资管新规即将落地,打破刚性兑付是大势所趋。“大额存单”就也顺势走到了舞台前面。
大额存单的风险级别和定期存款是一样一样的。也就是没什么风险。(保本保息嘛,哈哈)
而且,大额存单相比定期存款,周期更加灵活,1个月,3个月的都有。而且利息还是比定期存款的要高。前面说了,大额存单的利息。现在基本是在存款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浮40%~50%,有些银行甚至上浮了55%。来来来,看看各家银行的大额存单的年化利率:
确实,不错哈。
那这个“大额存单”在哪可以买到呢?
各银行的营业点,就可以买到。也可以到银行官网上面买哦。
“且慢,利息确实高些,不过这起步金额。。。有点。。。”
嗯,20万。都叫“大额”存单了,起步金额是明显是要大一点的。这个问题黑熊就帮你不了啦。
“喂,童鞋,别走~”
“我去买份炒饭先。。。。”
(PS:说真,大额存单。比较适合资金体量大,喜好低风险甚至零风险的朋友哦)
哪家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最高?关注:财秘笔记,回复“银行理财”获取最新实时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