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这一年P2P不容易,P2P投资人也不容易。
三天两头,低潮迭起。
资管叫停,人人聚财拆散标、备案延期、善林雷了……
这两天,读者朋友们也让我琳琅满目,一天几百条问这个平台、那个平台。
答地我头发都要秃,还有许多条没来得及回答。
以前投P2P,主要看存量,存管,高管。
存量大,上存管,高管牛,跑路概率就相对低。
留心这三点,胆子大的偶尔去薅羊毛,撞雷也比较少。
现在特殊时期,以前那几个小心眼儿,显然已经不够用。
小黄人归纳新三点,大家自己划重点,看看自己投的平台有没有在雷区。
二.
首先是违规存量少。
现阶段P2P备案的主要矛盾,就是违规存量清零与历史遗留的问题。
以前P2P做存量,行业常见大额标、超级借款人、债权转让等等这是捷径。
如今,这些都是备案的核心重点。
4月3日,29号公文还堵上出路:禁止代销资管,已销售6月底必须清零。
不满足,不得参与备案。
借新还旧的路子被堵上,怎么办?
出路平台自己想,投资人胆小点绕路走。
首选资产端小额分散的,比如车贷、小额信贷,可以短期投。
其他业务,且望且珍惜,备案下来前,尽量不要投。
其次是信息披露充分充分再充分。
信披一直很重要,敢打开天窗说亮话的,心里总是少些鬼。
更何况如今信披也是备案的重要一环。
如何看信披?一看全面,二看透明。
借款资料、合同信息、运营数据、自身实力等等,越全面越有谱。
一般情况下,P2P会披露包括借款人的基本信息、账户详情、项目照片、还款计划等信息。
尤其风控信息,这个能做全的,好平台妥妥的。
若只零点一点点信息,平台要么没钱做,要么你的钱就要看命了。
这个阶段,你的钱被平台借到哪去都不关心,那可就真的心大了!
三.
最后是看平台是否进行业务调整和降息。
连稳如泰山的陆金所都改名陆金服,还能淡定下来的,有可能就是死猪不怕开水烫。
因此,判断平台的安全性,可以从它的合规意愿、备案意愿来看。
取消活期、拆分理财计划还有回购大标等等。这些都是整改需求,平台如果去做了,证明是争取备案中。
人人聚餐之前未经用户许可,擅自拆分散标的行为虽然不厚道。
起码看出他还是真的想合规、备案,踏实做事的。
降息自保,则是平台为备案合规化的另一个具象表现。
网贷发展到今天,监管愈发严峻,普遍是白粉心白菜钱的行业。
这个节骨眼高息的平台,自己还能赚什么?我觉得八成是不靠谱的。
行业平均9%,高4个点以上,就等着看他备案。
本金与利息,孰轻孰重,不需要我强调吧。
PS:
这年头赚钱都不容易,投网贷首选北上广深的一线大台子。
再薅羊毛平台,就是胆大心更大了。
实在拿不准,干脆猥琐三个月,不投网贷。
三个月买银行理财,好歹也有稳拿的5个点。
理财嘛,不亏钱才是首要的,羊毛都是浮云呐。
文:小黄人读财(xhrmone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