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专栏作者“钱公子笔记”原创作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官方立场,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
今天,有网友爆料称,上海P2P平台善林金融遭遇警察上门,公司客服联系不上、电话无法打通,疑似被经侦。
图片来自网贷巴士
图片来自网贷之家
收到消息后,我登录善林金融旗下的网上平台善林财富,发现已无法打开。
虽然目前还没有确切的消息,但是综合多方消息源,善林金融恐已凶多吉少。在羊毛平台里,善林系也算颇有名气,它不但有众多线下门店,线上也有善林财富、善林宝、亿宝贷等多个平台,同在今天失联的广群金融据传也属善林旗下。
我曾是一个狂热的P2P撸毛爱好者,很多高返的毛台我都曾经投资过,返利丰厚的善林当然也为我知晓,但我却从未想过投资善林,尽管有读者向我推荐过它。不投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它除了线上平台,还有很多的线下门店。我对这种线上+线下的平台天生有一种偏见:线下平台搞线上,就是为了吸收线上的钱补线下的窟窿。当然,这不能一概而论,有些平台线下做得很好,到线上开疆辟土也正常。但是,有些平台线下本身就做得糟糕,还要搞好多个线上平台,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平台不够补窟窿,得多搞几个。
善林金融就属于线下没搞好的情况,早在两三年前线下门店就丑闻不断,一会被地方政府列入打击非法集资名单,一会被员工举报公司设立资金池,最近老板周某又被法院列入失信人名单。如此平台,还要去搞线上,没有拆东墙补西墙的嫌疑吗?
我承认我的看法很偏激,但这种偏激,不但救过我一命,还救过两命。
去年9月的P2P雷潮中,一家叫金苏在线的平台倒下了。它未倒之前,我几乎要投资它,因为返利足够高,投资一万月标返利达400多元。但反复研究它的网站之后,我放弃了。放弃的原因是,金苏在线母公司金苏财富声称它在全国有500多家线下门店,有12年的财富管理经验。财富管理历史如此悠久,金苏在线却是2016年12月才上线的,我不禁想到线上平台不是为了填补线下的窟窿吧?百度一查,果然在暴雷之前金苏线下负面新闻不断:
这些新闻强化了我对线下门店的偏见,果断放弃投资金苏。直到今天,我仍然对那些吹嘘自己线下有多少门店,把门店作为增信砝码的平台充满厌恶和警惕。有些投资者觉得有线下门店,看得见摸得着,安全系数高。但不要忘记,去年倒下的巨无霸钱宝,也是既有线上,也有线下,还有所谓的地产项目。然而不见得因为这样,钱宝倒下时,投资者就能多抢一块鼠标垫。
根据2016年8月颁布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P2P平台不得在互联网、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及其他电子渠道以外的物理场所开展业务,亦即不可设立线下门店。在办法颁布之前,有些线下门店已经存在,办法颁布后,部分平台逐渐收缩甚至关闭了线下门店,如翼龙贷。但相当多的平台仍然舍不得线上线下两个战场,毫无整改迹象。个中原因不言自明:线上线下两手抓,无非是因为线上线下不互通,账目隐蔽,暗箱操作方便,线下资金紧张,可调线上补充,线上出现窟窿,线下资金可以救急。
我没投金苏与善林,也许只是瞎猫碰到死老鼠,运气而已。但是我总觉得盗亦有道,投资亦应该有道,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独立的看法,独立的判断,哪怕这种判断与别人很不一样。
因为,偏见有时候很偏,但可能很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