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假期前,各大媒体、自媒体都报道了《关于加大通过互联网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整治力度及开展验收工作的通知》(简称“29号文”)。
有些朋友问我:这个新规对投P2P有啥影响?
1
回答这个问题前,简单聊聊29号文主要讲了啥?
第一点,未经许可开展互联网资管业务,将被认定为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所谓互联网资管业务,包括但不限于“定向委托计划”“定向融资计划”“理财计划”“资产管理计划”“收益权转让”等方式公开募集资金的行为。
第二点,无论如何拆分,网贷平台没有相关牌照开展的互联网资管业务,必须将存量业务压缩至零,否则不予通过备案。
2
哪些平台将受29号文影响?受影响的平台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开展了互联网资管业务的网贷平台。这类平台必须有资管相关牌照,如果没有,将被认定为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另一类是从网贷平台剥离,业务形式为互联网资管的平台。
这些被剥离的平台,如果没有资管相关牌照,不仅本身会被定性成非法,也会影响原平台备案。
哪些业务属于互联网资管业务?上文已经提到,这里再强调一次:
互联网资管业务,包括但不限于“定向委托计划”“定向融资计划”“理财计划”“资产管理计划”“收益权转让”等方式公开募集资金的行为。
也就是说,通常从名字就可以看出,带“定向”“计划”字眼的,通常为互联网资管产品。
此外,要想区分互联网资管产品和传统的点对点借贷,还有一种方法就是看投资合同。
合同里的借款人,不是直接借给合规借款人(个人20万,企业100万,不能拆期限),或者通过存管机构的转账记录查到,不是转给借款人,这种平台都有问题,可能会被监管要求整改或者取缔。
3
29号文对投资者到底有啥影响?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看上去再严厉的政策,都不会影响到投资者资金安全,这是一切监管政策能够出台的前提条件。
回到新规对投资者的影响。
首先,如果你没有购买互联网资管产品,啥影响也没有。
在今后的投资行为中,留个心眼,尽量规避此类产品。
当然,如果平台有允许开设资管业务的相关牌照,另当别论。
至于牌照问题,大家在购买前,可以咨询平台客服,要求平台客服提供相关资质。
如果你已经购买了互联网资管产品,也别太担心。
先询问客服,平台是否有资质,如果有,放宽心。
如果没有,请别着急。考虑到平台需最迟于2018年6月底之前将其压缩至零,估计最近一段时间,就会督促借款人提前还款或采取其他折中措施。届时,咱们就能提前收回本金和收益,万事大吉。
将花呗额度提升至5万的最全攻略,关注:财秘笔记,回复“花呗”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