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专栏作者“黑熊爱折腾”原创作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官方立场,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
500万的拆迁款,想存到银行里面。后面发现,要百年之后,才可以拿回来。
这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前阵子就发生在内蒙古的王大叔的身上。
59岁的王大叔得到了一笔拆迁款,500万。想来对银行十分信任的他,得到钱之后,第一个想到安放钱得去处就是银行。他到银行之后,在“银行人员”的说服和承诺之下,买了一款保息的“理财产品“。
后来,发现这款“理财产品“要的百岁之后,才可以返还本金。多方咨询之后,才这道这原来竟是一款保险产品。
得知被骗之后,王大叔登上银行和保险公司的楼顶,以命维权,最后才拿回了本金。
每次看到这样的事件发生,除了难受和谴责那些心术不正的销售人员之外,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我曾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也许,监管是一方面,但更重要有人愿意去普及一些贴近生活化的金融、理财知识,让简单的理财常识,不再仅仅属于穿着西装的“专业人士“。
那么,如何去辨别在银行买的理财,是正儿八经的银行货呢?
我们都知道,银行买的产品,分为银行自家产品和银行代销的产品。那些代销的产品,多为其他金融机构的。例如保险啊,公墓基金啊,资管计划等。当然还有一些“外来物种“俗称”飞单“。”飞单“不少是所谓的私募基金或者P2P理财产品。这类产品,有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许诺的收益特别高,一般都是10%以上。
所以,快速辨别是否是正儿八经的银行货,就可以从收益率下手。年化收益率在10%以上的,要特别小心了。如果还拍着胸口“承诺你10%以上利息的“,那请你转身奔跑,这东西你玩不起。
用“收益排除法“筛选了”飞单“之后,这个方法就不太灵验了。原因在于,有时候银行代销的产品和银行自家的产品,从收益率方面来看,基本相差无几。3%~6%之间的是大多数。那么这个时候,作为投资者的你就要知道一个小窍门了。也就是查询,银行理财产品的技巧。
通过“中国理财网“,大家可以查询到正宗”银行货“。也就是说,如果在”中国理财网“查不到这款产品。那么它就不是银行自家发行的产品。
怎么查询呢?
你在银行买理财产品的时候,都会有一份“产品说明书“。上面会有一个表明产品身份的”编码“,例如招行的这款产品。
图1
把它的“编码“复制到”中国理财网“的搜索栏上面,进行查询。如果能查询得到,那么必定是正儿八经的”银行货“咯。
图2
看清楚了吗?
下次,下次你自己或者是陪爸妈去银行买理财产品的时候,别光看里面工作人员的“自嗨式表演“哦,穿着工作装的还真不一定是“银行的人”。
自己动动手,查一查,做一个聪明的投资人要自己跨出这一步哈。
哪家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最高?关注:财秘笔记,回复“银行理财”获取最新实时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