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专栏作者“亭主”原创作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官方立场,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
据蓝鲸财经消息,3月27日,监管部门召开了关于货币基金的闭门会议,主要结论有四点:
前两天偶然看到一个故事,细思极恐。
上海一位姓高的老大爷为了给儿子结婚买房急用钱,向某“贷款公司”借了45万元,几个月后,自己唯一的一套价值好几百万的房子却被过户到别人的名下,几乎倾家荡产。
更可怕的是,这笔旁人看起来明显不合理的交易,对方却能拿出看似无可辩驳的法律证据:每一份合同都有当事人的亲笔签名,每一笔借款都有银行的流水证明,每一份文书都经过了公证。
这就是可怕的“套路贷”。
什么是“套路贷”
套路贷和通常的高利贷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简单的说,高利贷看中借款人的钱,而套路贷根本就没打算让借款人还钱,借钱不过是其侵吞房产的借口。
“套路贷”的基本特征
一是制造民间借贷假象。被告人对外以“小额贷款公司”名义招揽生意,与被害人签订借款合同,制造民间借贷假象,并以“违约金”、“保证金”等各种名目骗取被害人签订“虚高借款合同”“阴阳合同”及房产抵押合同等明显不利于被害人的合同。
二是制造银行流水痕迹。贷款公司会刻意造成被害人已经取得合同所借全部款项的假象。
三是制造被害人违约的假象。贷款公司会通过缜密安排,单方面制造借款人违约的假象,并留有证据,以此要求被害人立即偿还“虚高借款”。
四是恶意垒高借款金额。在被害人无力支付的情况下,被告人介绍其他假冒的“小额贷款公司”或个人,“扮演”其他公司与被害人签订新的“虚高借款合同”予以“平账”,进一步垒高借款金额 。
五是软硬兼施“索债”。最终,贷款公司会提起虚假诉讼,通过胜诉判决实现侵占被害人或其近亲属财产的目的。
如何防范“套路贷”
1、提高自身防范意识
实施“套路贷”骗局的不法分子一般对外都是以“小额贷款公司”的名义招揽生意,但实质无金融资质。
因此,在进行借款前,借款人一定要上网查询相关公司的资料,看其是否正规。
2、落笔签字谨慎行事
借款人在签订合同时,要警惕到手现金“打折”、高额罚息、利滚利等霸王条款,避免让借款呈“滚雪球”式的发展,更要避免自己掉入“套路贷”的陷阱中。
对借款人而言,如果急需用款应该通过正规渠道进行借款,最好不要选择小贷公司,利率太高。平时要合理消费,注意储蓄,学习理财,提升整体财务水平。
最后,我们梳理一下比较靠谱的借款方式。
1、亲朋好友
一般来说救急不救穷 ,真有急需用钱的坎儿 ,首先从亲朋好友处拆借,仍然是大多数人的首选。
亭主也有着急和朋友借钱的时候,也有给朋友救急拆借资金的时候。
都是至亲至近的关系,来往之间倒也增进了情分,升华了感情。
一般来说,借据不要少,能尽快还就不要拖沓,还款的时候适当加点利息,发个红包,更好一些。
2、消费贷
额度多在10万-30万,常见利率每年5%-8%,还款期限1-3年不等。
地方性商业银行,条件相对宽松,额度和利率都更友好。
国企和事业单位工作的朋友,虽然薪水不高,但绝对是银行的优质客户,办理起来更为容易。
亭主就是办理了本地商业银行的消费贷利率6.15%,额度20万,随时取用,随借随还。家里的应急资金池一下子充裕起来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能派上用场。
很多事儿,还是提前布局为好。
将花呗额度提升至5万的最全攻略,关注:财秘笔记,回复“3”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