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专栏作者“首财之道”原创作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官方立场,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
感觉自己真的老了...
吃颗水果硬糖都能把牙给劈了,差点疼哭。
没办法,只好捂着嘴滚去医院了。现在看牙的好多小年轻啊,之前还以为都是叔叔阿姨们呢。
挂号——排队~拍完片子,医生一脸凝重,沉默半晌告诉我:“对不起,我已经尽力了!”
吓得我差点哭出声...
“你这情况,补牙没多大意义,我建议还是重新种颗牙。”停顿了会儿,医生才幽幽说道。
现在医生说话都爱大喘气吗?
吐槽完毕~回到牙上,讲真现在看牙是真的贵。
种一颗牙,稍微好点的就要1万3,拔牙费用另算。
这哪是种牙,简直就是往嘴里塞了块黄金......
这种时候,我就感受到了医保的伟大。
说实话,以前挺烦交社保的。
每月工资1/3交了税和五险一金,搁谁都受不了。公积金好歹能用上,但其他几种感觉都距离自己好远。
钱到用时方恨少,病到看时想医保~真正用了医保,才发现这张小小的卡,还真有大大的用处~
我们现在每个月的工资,都会有一部分进入医保卡,当然一般都是公司代缴的。
虽然这种“强制”缴纳让我们到手的钱少了一笔。但实际上,医保卡里,公司要交的部分比我们多得多。
所以,你能用医保卡刷的钱,要远远大于自己交进去的钱,十分划算。
不过上海这边有个设定比较坑,每年看病总消费不到1500元的部分要自己掏,也就是用自己的医保卡+现金支付。
而超过1500元的部分,国家就会帮我们报销大部分,但覆盖的病种以及给报销的药物依然有限。
这里要提下的是,医保的年度和自然年不一样的。
就拿上海的医保来说:2017医保年度自2017年4月1日至2018年3月31日。
也就是说,现在去看病,和4月1号去看病,花的钱可能相差很大。
小财女去年打羽毛球肩膀受伤,也去过几次医院,就是用了医保卡,但依然交了一笔钱。
当时还纳闷,感觉医保卡没啥用...
可这次刚好三月底,搭上了2017年度的末班车,因为之前看病已经超过1500了,因此基本不用自己掏钱。
所以说,不管大病小病,能用医保的还是尽量用医保吧。
也不要因为担心刷爆卡而“不舍得”用,因为我们用医保卡刷的,都是我们个人账户里的钱。
医保是有统筹基金的,即便个人账户里没钱了,遇到一些开销较大的疾病,医保卡还是能用的。
就拿上海来说,住院费用超过规定起付线的部分,是按比例来报销,每年最高可报销 46 万。
如果 46 万也用完了,还可以由地方附加医疗基金再报销 80%,个人仅需承担 20% 就可以了。
当然能花到46万的情况很罕见啦,而且各地的政策不一,具体报销情况大家可以致电当地的社保局了解。
再退一步,哪怕只是门诊,卡里没钱了,也还是能够享受当地的各种补贴政策,十分划算。
我这次医保卡就是用在拔牙上,加上拍片子和开的一堆消炎药,一共380块全部报销,我只掏了两块钱的挂号费。
后面的,医生说要再过一两个月,等创口愈合后,时机差不多的时候就可以种牙了。
不过我不打算在公立医院去种牙,因为种牙属于牙齿美容(我也不知道哪里美了...),是不属于医保范围的。
一般来讲,根据病情以及用药的不同,医保给予报销的范围也是不同的,有的全部报销,有的报销80%等等。
这上面有个原则,那就是救急、救命,但对一般的疾病,就不会报销太多了,好钢用在刀刃上嘛。
很遗憾......种牙就属于那种不是很着急,也不影响生命的那种。
虽然医保不给报,但拔牙的钱好歹省下来了~
接下来,直接去牙科医院种牙就行~而且因为商业化程度较高,私立的医院往往也会有一些给力的优惠。
加上小财女遍布各行各业的小伙伴,同样的材料,1万3硬是被我砍到了9千块...
我都感觉有点小得意了~
果然省钱是能够麻痹拔牙的痛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