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专栏作者“李豪然”原创作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官方立场,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
现如今网贷行业已进入备案合规的深水区,各家平台对于中央以及地方备案条例可谓是逐条研读,寸步不离。然而,3月16日,贵州银行宣布退出网贷存管,其存管业务将托付给江西上饶银行接管,此举着实闪了30家平台的“腰”。
据知情人士透露,贵州银行去年就确定停办存管业务,一方面是受存管平台暴雷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相应上级监管部门的要求。
贵州银行存管“停摆”早有先兆
时间回溯到17年6月,当时贵州银行同山东西南某国资控股的平台达成存管合作意向。经过三个月的紧张开发和系统,直至9月12日存管上线的前一天,平台突然发布紧急公告:存管上线延期。
当时贵州银行给出的解释是:上级监管部门进行临检,因此存管业务需要暂停。然而一个月以后,这家平台并未如期上线存管业务,而是在10月底同贵州银行解约退款了。据了解,同期还有2家平台即将排期上线,还有若干同贵州银行签约开发中的平台均被叫停。
可见当时贵州银行已有意向结束同平台的合作,甚至已经着手布局清退网贷存管业务。
中互金测评或成银行开展存管业务门槛
17年12月8日,银监会普惠金融部发布《关于做好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整改验收工作的通知》(57号文) 明确提出 “网贷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开展网贷资金存管业务测评,网贷机构应当与通过测评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资金存管业务合作。”
早在18年初就有包括平安、建行、浙商在内的多家(开展存管业务的)银行同中互金协会对接测评事宜,据银行知情人士指出,本次测评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有第三方机构对参评银行进行测评,第二部分则是由中互金协会从全国抽调精干力量组成“专家组”,对参评银行进行逐一详细测评。 预测4月份公示第一批通过测评的名单。毫无疑问,通过测评的银行在未来网贷行业存管业务竞争中具备明显优势。
反过来说,测评对于实力不济的银行无疑成了一道门槛,跨过去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不跨过去明显无法开展平台存管业务,况且中互金协会把守的这道门槛也不是想过就能过的。因此可以预见,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小型银行退出存管业务的序列。
参评银行中,相较于多数存管业务已开展得如火如荼的银行,“四大行”之一建行,却仅存管一家平台,但是也参与其中,这不难看出,大行对于网贷行业存管业务仍虎视眈眈,未选择激进的开拓和冲量,其目的在于观察市场,待机而动,进而树立一个行业标准。而测评所付出的人力物力对于像“四大行”这样财大气粗的金融巨头来说相当于九牛一毛。
那些被闪了“腰”的平台何去何从
本次因贵州银行退出被“抛弃”的30家平台,无疑又要重走“对接沟通→银行尽调→签署协议→研发测试→数据迁移→正式上线”这一系列银行存管流程,根据笔者对于存管业务的了解,顺风顺水至少两个月时间。恰巧银行存管成了平台备案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所以说这些平台备案大概率要推迟。甚至部分地区要求属地化存管,就算贵州银行把给到30家平台托付给江西上饶银行接管,有多少家平台接受还是个未知数。
而平台当前的重点工作,除了找存管银行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安抚再投投资人,毕竟资金处在一个相对“真空”的环境下不免人心惶惶。此刻更需要平台给予投资人信心和保障,毕竟投资人对于平台的选择,银行存管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更多的则是安全可靠的资产,还有合规稳健的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