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网贷行业已经进入了备案的紧张时期,各家网贷机构也纷纷为备案之路付诸各种努力。
主动降息 高息揽客之风不再
近日,不少人反映,自己投资的几个平台出现了接二连三发布降息公告的现象。
对此,据浙江在线报道,从2016年行业监管整顿伊始,网贷机构的资金运营成本一直居高不下。为应对合规备案,上线银行存管、通过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评测、律所出具法律意见书,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审计报告等,都需要网贷平台付出不小的成本,这也使得部分网贷平台“元气大伤”,降息也成了合规发展的必然趋势。
“标荒”蔓延买产品靠“抢”
2018农历新年以来,网贷机构的“标荒”来得比往年更长,很多投资者对于平台标的少都持有焦虑情绪,不少产品页面都显示“已满额”“已抢完”“已售100%”等状态。
根据网贷天下统计,业内规模较大的几家平台,今年1月1日至3月15日,上线新标的数量同比下降了22.3%。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是资金季节性出现的规律,节后产品少和节前资金流出一样,都是正常现象。
不过,与往年不同的是,春节长假后一周,标的发行情况原本可以恢复至节前正常水平,但2018年以来,网贷标的情况却出现了发行数量和规模的严格限制。
分析人士表示,眼下已经进入网贷行业备案登记的关键时期,网贷机构严格控制交易量和借贷余额可以理解,后期备案登记完成后,网贷机构具体恢复情况还将取决于起发展状况。
赴港上市能否为备案“加分”
日前,一些公司在港交所发布招股说明书,拟在香港上市,加快赴港上市步伐。随着整改验收和合规备案进程的加速,一些平台的上市计划也在加快推进。
曾经,美国一度成为国内互联网金融机构上市的“香饽饽”,但日趋严格的国内监管令赴美上市之路日益艰难。对此,有投行人士表示,香港资本市场对金融科技等新兴产业给予相当高的估值,这也刺激了主打“科技牌”的互金平台掀起赴港上市潮。而在多位互金领域业内人士看来,扎堆赴港上市,某种程度也是为备案登记与整改验收“造势”。若上市成功,或对备案登记带来积极影响。
(文章来自丁丁金服以上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