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专栏作者“小小财技”原创作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官方立场,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
前段时间,无马哥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个“3点钟区块链学习成长群”的入群宣传,便不动声色地用马甲账号潜伏进去。
不出意料,这种群只是借着春节时大火的“3点钟无眠区块链群”的旗号,大肆招揽入群,然后推销各种无关的课程。
这种欺骗已经算轻微的。更严重的是,有些会打着区块链或数字货币暴富的名义,实实在在地割韭菜,让上当者蒙受金钱损失。
而这种割韭菜的骗局,在股民中早就不稀奇了。多年前借着“炒股群”的渠道,已经有无数财迷上当受骗;而最近这几年,更是扩大到所谓的现货原油、贵金属、虚拟币等领域。
割韭菜的套路,比起打着高息旗号的旁氏骗局,显得更隐蔽,迷惑性质更大——甚至有些最后被割了韭菜还不自知的,而且往往通过微信群等大众渠道发展,更容易让人上套。
今天,无马哥就来帮财迷们拆解一下,盘点出几种常见套路,帮财迷或你们的亲友避坑。
这种割韭菜的骗局,先从最早的“炒股群”场景讲起。
大家都知道,股市价格每天都在波动,不存在什么事先确定的事情。
但是有一类人却能做到,那就是炒股群里的“老师”。
无马哥一个朋友前不久就入了一个股票群,里面的老师会每天荐股,“我也觉得纳闷,但老师说的好准,有钱不赚心痒难耐啊。”
说一只股票涨,它就涨,这是怎么做到呢?
其实只要简单运用点概率的知识,就不难拆穿。
要知道,这类带头炒股组织不是单一的一个群。
假如一个“老师”名下有8个群,今天跟4个群的人说股票A会涨,跟另外4个群的人说股票B会涨。从概率上,A和B都有50%上涨的可能性,而A和B同时跌的概率是1/4。也就是说通过分组学生,“老师”大概率能给一波学生“大神”的印象。
那么之后每天再荐股,感觉不准的人会走,只留下判断正确的群,如此一两次就开始有人“上钩”了。
实际上,很多股票群每天推荐不止一只股票。无马哥之前潜伏过一个群,“老师”每天推荐5只,第一天说对3只、说错2只。大部分人都会继续留下观察,第二天再推荐5只,准确率可能还是差不多;但你总会记得正确的那几只。
为什么呢?因为“群助理”会经常冒泡,大肆宣传老师的正确业绩,把他捧上神坛。除此以外,群里还有不少托积极点赞。如果出现质疑的声音,则可能马上踢群、拉黑。
等老师的威信基本树立之后,就可以动手开始一步步收割韭菜了。可以操作的套路不少,比如下面这些——
1、简单点的,是让你付费买高级荐股服务
付费花样比较多,比如从大群进高级VIP群,买3个月高级课程,甚至买内幕消息。老师会告知“现在有一批某某概念股很有赚钱机会,但不透露是哪些股票”。那么诸如买入标的、建仓时机、以及具体短波操作方法等,都是他诱惑你付费的筹码。
当然了,这里的付费可不便宜,动辄四五位数。老师也很懂套路,会不断叠加赠送更多增值服务。比如提供酒店封闭式培训等等。
当然了,群助理还会频繁地恭喜新用户付费入小群,并晒出转账截图,看得不明真相的韭菜心里痒痒的。
2、更狠的,是操控小盘股,培育“接盘侠”
“××××××(股票代码),内部客户已买进,明天强势拉升后出货,敬请关注”。
有些炒股“老师”不问你收学费,而是套路更深,通过操纵小盘股价,让韭菜们高位当接盘侠。
这些“股神”的背后猫腻当然不少:最典型是雇佣几个短线高手,这些“高手”会以各种市场利好消息来推荐股票,这些股票往往在第二天都会上涨。
或者是,荐股组织和庄家联合运作,“老师”从庄家那里得到消息后提供给客户,以收取咨询费或分成;而庄家则希望通过荐股组织的“撒网”,获得更多的接盘筹码。
小盘股不需要很大的资金量就可以拉升,而且,拉升的背后,也少不了“忠实群友”们的贡献。
你半路入场傻乎乎帮人家拉升,等人家偷偷下车了,你才发现山顶早就过去,而自己被套住了。
3、更深的套路,引诱财迷入外汇、原油、白银等新坑
“老师”往往会安排一些教炒股的课程,但讲课过程中,会“不经意”地秀出自己其他收益颇丰的获利盘。
上图老师就秀出了30万的获利单
这时候很多听课学员都不淡定了,纷纷要求老师讲解那个更赚钱的投资品。
于是群里发出来另一个开户助理的名片,让大家找他领取相关软件和办理开户。这个公司可能是:注册在澳大利亚,总部在维多利亚,并在各地设办公室;另外在香港有一个办事处,是为标配。
之后,“老师”会晒自己每日几十万刀盈利的单子,群里也有人晒出自己做的单子,3手5手就能盈利几千美金,还给老师发红包感谢。
很快气氛就变得群情激昂。老师还会“适时”提醒,说A股可能面临调整,呼吁大家转到新平台来赚钱。之后,自然就不断有学员入新坑了。
当然了,这类“外汇平台”就是假的,因为国内并无正规渠道;除了外汇,更多类似的“投资品”还有原油、白银等现货,以及邮卡币等艺术品,都是骗钱的套路。
4、请警惕2018年新款:虚拟币糖果
去年下半年开始,区块链概念逐渐走红,在各种群里经常可见这样的消息:
这类代币往往以知名圈内大佬站台为诱惑,而免费赠送新币种代币被称为“糖果”。
这其实只是一种被国内监管禁止的ICO(首次代币发行)项目的包装方式。对项目方来说,新品种的代币想发多少发多少,毫无成本;但一旦用户觉得有诱惑,有升值潜力,注册就等于加入营销推广队列,就能源源不断地给项目方送新用户、送流量。
目前虚拟币黑产已经形成了一条程序化的“割韭菜”链,主要通过交易所、项目方、垂直自媒体一步步程序化收割用户——
先是一些没节操的网络媒体,通过大肆广告把用户送给项目方(付高昂广告费),之后项目方付费把新币送上交易所(付上所费);新币在交易所登陆成功后暴涨,然后由散户投资人接盘,相关方高位套现走人;随后代币暴跌,完成终极的散户收割。
将花呗额度提升至5万的最全攻略,关注:财秘笔记,回复“3”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