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康波中选对的,看金融资讯选康波财经
贷款攻略 购房贷款 房贷资讯 只要5000块骗走一套房!坑人最深的套路贷,了解一下 ​
只要5000块骗走一套房!坑人最深的套路贷,了解一下 ​
摘要:“根本不想让你还钱,一步一步套住你”。借款5000,结果被骗了一套房;独居老人借5万元被逼还上海一套房;借5万滚成572万,小伙赔上自己和父母的住房;近年来,各类“信用贷”“小额贷”渐趋流行。有短期资金需求,只要联系一家民间放贷机构,支付比银行高一点的利息,就可以轻松取得借款。但一些专门打着短期借贷幌子、以谋取借款人资产为真实目的的“套路贷”组织却能在不知不觉中让人倾家荡产。民间借贷尤须谨慎,小心落入“骗局”。“套路贷”案件屡见不鲜,被害人往往倾家荡产据梳理,近两年来,上海、江苏、浙江、重庆等多地都出现“套...

“根本不想让你还钱,一步一步套住你”。

借款5000,结果被骗了一套房;

独居老人借5万元被逼还上海一套房;

借5万滚成572万,小伙赔上自己和父母的住房;

近年来,各类“信用贷”“小额贷”渐趋流行。有短期资金需求,只要联系一家民间放贷机构,支付比银行高一点的利息,就可以轻松取得借款。

但一些专门打着短期借贷幌子、以谋取借款人资产为真实目的的“套路贷”组织却能在不知不觉中让人倾家荡产。

民间借贷尤须谨慎,小心落入“骗局”。

“套路贷”案件屡见不鲜,被害人往往倾家荡产

据梳理,近两年来,上海、江苏、浙江、重庆等多地都出现“套路贷”案件。

这些案件中,受害者都通过民间借贷的方式向放贷机构借过款,但通常在短短几个月内,债务就滚雪球般飞涨数十倍。

有的借款人最初只借了几万元,最终被逼还数百万元;

有的还款期临近找不到借款人,期限一过,却被野蛮催债,依据“违约协议”要求交出抵押的房产。

案件1:借贷5000元,房子被骗过户

2017年8月28日,上海宝山法院审理了一起瞿某等诈骗案,是比较典型的一例“套路贷”。

该案被害人之一杭某,原本只想借款3000元,

在诱骗下借了4万元。

之后被告人“空放”高利贷16万元给杭某

杭某当场取现12万元还款,

余下3.5万元交了中介费,

实际只拿到5000元

没想到,7个月后,被告人以上述16万元借款已“利滚利”达90万元为由,向杭某索要欠款,转而又让其抵押名下房产“借新贷还旧贷”,诱骗杭某从家中偷出房产证,到房产中介签订房屋买卖合同,以160万元将价值194万元的房产过户给马某。

在此期间,被告人瞿某先后转账22万元、42万元给杭某进行资金走账,以对应其让杭某写的90万元借条数额,后杭某均全部取现交还给瞿某。

收到房款后,杭某先后汇款5.2万元、90万元“还清欠款”。该房产后来被马某以182.5万元全款销售。

案件2:借5万滚成572万,欠款者搭进2套房

2015年4月,上海小伙儿寿某为了还信用卡欠款,找到了一家无抵押的小额贷款公司。

寿某:我说只要借5万就可以了,但是他们跟我说写条子要翻倍,然后就写了11万翻倍条,跟我说是他们的行规。

签了合同后,寿某当天确实收到11万元的转账,但贷款公司立刻就让他把现金从银行取了出来,并拿走了其中的6万,当做手续费和保证金。

没多久,仍然无力偿还债务的寿某,在这家小额贷款公司业务员的鼓动下,去另一家高利贷公司借钱

寿某:他们直接带我去银行走了56万的账,写欠条也是写了56万,剩下的再七扣八扣的话,到手8万左右。

新债还旧债,同样招数让欠款滚雪球

经过所谓的平账和行规,寿某原本5万元的借款,变成了56万,利息也越滚越多,寿某不得已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找贷款公司,通过所谓的平账,加码借款金额,还抵押了自己名下的一套房子。

到2016年8月,寿某的欠款数额已经达到572万元,但实际上他拿到手的现金,不到100万元。

寿某:威胁我个人,他知道我也不会怎么样,他们就开始威胁我父母,说什么老年人过马路小心,现在交通蛮乱的,言语上威胁我父母的人身安全。这种情况下也没法,只能按照他们说的去做。

贷款公司“协助”过户,欠款者搭进两套房

随后,通过不断催债的第五家贷款公司的协助,寿某想办法将原本在父母和他自己三个人名下的房产,转到了自己单独名下,抵押给了这家贷款公司。

躲避监控现金交易,制造假象防取证

5万元的借款弄到倾家荡产,寿某终于醒悟这是个骗局报了警,而警方在侦办此类案件中发现,这类诈骗从签订借款合同到一次又一次的借新债还旧债,每一个环节都是精心设计的圈套。

这是高利贷公司一个常用手段,就是写下虚高借条,让被害人签字后制造银行流水,利用被害人着急还款的特点,让他不停地找下家借款来还钱。

从银行调取的账户记录来看,贷款公司每一次放贷,都是当天放款让被害人拿出大部分现金,在没有任何视频监控的地方还给贷款公司,制造被害人确实取走那么多现金的假象。

选择现金交易的方式其实就是为了让警方采集不到证据。

威逼被害人移交房屋,已形成成熟模式

套路贷讨债人员为了强占房屋,不仅恶语相向,还雇佣社会闲杂人员,威逼被害人移交房屋。诈骗分子还会聘请法律人员,为他们出谋划策、制作合同陷阱、打追债官司。

揭秘:“套路贷”都有哪些套路?

类似的“套路贷”通常有以下行骗特征:

一是制造民间借贷假象

对外以“小额贷款公司”名义招揽生意,与借款人签订合同。同时,以“违约金”“保证金”等名目欺骗借款人签订不能按时还款时的“虚高借款合同”、房产抵押合同等明显不利于借款人的条款。

二是制造银行流水痕迹

刻意造成借款人已经取得合同所借全部款项的假象。

三是制造违约陷阱

当还款日期临近,借贷公司不主动提醒借款人,还常以电话故障、系统维护为名导致借款人无法还款。然后,公司就以违约为名,收取高额滞纳金、手续费等,并要求借款人立即偿还“虚高借款”。

四是恶意垒高借款金额

在借款人无力支付的情况下,公司会再介绍其他假冒的“小额贷款公司”或个人,与借款人签订新的“虚高借款合同”予以“平账”,进一步垒高借款金额。

警方提示,办理贷款应尽量选取有正规资质的金融机构,如采取民间借贷的方式,在签写借条及其他协议时一定要注意,避免签署不符合实际金额的借条和重要抵押品全权委托等协议。

如发现遭遇“套路贷”组织,首先要沉着冷静,避免因一时冲动直接与对方产生暴力对抗,同时尽可能完整地保存相关证据,尽快向警方求助。

“套路贷”与高利贷有何不同?

高利贷是指索取特别高额利息的贷款行为,“套路贷”与高利贷不同,在行为目的、手段方法和侵害客体上有所不同。

“套路贷”是以“借款”为名行非法占有被害人财物之实,而高利贷的目的是为获取高额利息。

其次,在手段方法上,二者虚增数额的名目不同,“套路贷”中虚增数额一般是以担保或类似名目出现,高利贷中本金之外的数额往往以利息名义设定。

“套路贷”中,借款人往往在签订借款合同时被告知如正常还款,虚增数额不需归还,主观上认为对虚增部分不必偿还,此外出借人对“违约”的态度也不同,“套路贷”中犯罪人为达到占有虚增款项的目的,往往采取“失踪”等方式让被害人在约定期限内无法还款而“违约”,高利贷的出借方则希望借款人尽早还本付息。

警方表示,“套路贷”案件中的被害人以低收入、无业人员居多,主要是20至50岁之间的中青年,多数被害人名下有房产,且自控能力差、消费不理性,缺乏法律和金融常识,容易被骗入“套”。

另外,此类被害人大多银行贷款信用低,难以从正规渠道获得贷款,转而通过街边广告和互联网媒介上发布的无抵押放贷信息,或经他人介绍被诱骗借款,被害人身份证、房产证甚至签订的借条、借款合同等被犯罪团伙扣留,个人信息、房产地址等也被犯罪团伙所掌握。

在法律后果上,“套路贷”本质上属于违法犯罪行为,借款本金和利息不受法律保护,而高利贷体现了双方意思自治,借款行为本身及一定幅度内的利息受法律保护: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PP财经综合整理)

热门贷款产品
  • 利率低 额度高
  • 3分钟极速到账
  • 灵活借还,按日计息
  • 22周岁-55周岁
  • 信用情况良好
    房贷资讯 更多
    最新资讯
    资讯
    问答
    ×
    您在哪个城市工作
    机构仅办理当地工作人士申请
    北京
    其他城市
    康波财经
    值得信赖的贷款资讯平台
    联系方式:kangbocaijingxz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