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康波中选对的,看金融资讯选康波财经
贷款攻略 银行理财 消费行情还能延续吗?被说烂的“消费升级”到底又是什么?
消费行情还能延续吗?被说烂的“消费升级”到底又是什么?
摘要:最近找老娘舅问“某某消费主题基金还能不能买”的朋友在变多,而老娘舅自己呢,则一直试图搞清楚一个问题:“消费升级”到底指向哪一类投资?“消费”是个筐消费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翻翻各路研报,消费以及消费升级已经成为解释板块上涨的“万能理由”——问:为什么茅台、五粮液等白酒股大涨?答:消费升级!再问:为什么医药板块涨势不错?答:消费升级!连交通、通讯等板块的上涨都能被归因为消费升级。看上去,好像只要和日常消费品甚至是消费行为能搭上边,就能被放进这个筐里。不加定义的话,“消费”领域可以涉及到文化、教育、汽车等数十...

最近找老娘舅问“某某消费主题基金还能不能买”的朋友在变多,而老娘舅自己呢,则一直试图搞清楚一个问题:“消费升级”到底指向哪一类投资?

“消费”是个筐

消费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翻翻各路研报,消费以及消费升级已经成为解释板块上涨的“万能理由”——

问:为什么茅台、五粮液等白酒股大涨?

答:消费升级!

再问:为什么医药板块涨势不错?

答:消费升级!

连交通、通讯等板块的上涨都能被归因为消费升级。看上去,好像只要和日常消费品甚至是消费行为能搭上边,就能被放进这个筐里。不加定义的话,“消费”领域可以涉及到文化、教育、汽车等数十个行业。

老娘舅在20只消费主题的指数中筛选出10只收益最好,最具代表性的指数。这10个指数里共包含了610只成分股,分布在“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食品制造”、“零售”等34个行业中。其中,其中以茅台领衔的“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占比最大,有106只个股,占了总数的17%;紧接其后的是“农副产品加工”、“食品制造”和“医药制造”,不分伯仲地各占比11%。34个行业中,前七大行业就已占比75%了,其余的有打酱油之嫌,并未被广泛认可。

如此宽泛的定义,只能令投资人无所适从,到头来只能跟着市场情绪追涨杀跌。而去年消费股的涨幅,也确实给了很多人追涨的理由——

找逻辑不宜倒果为因

老娘舅在wind终端查看了一下上述20款消费主题类的指数,截止到2月26日,无论是近一年,还是近两年的平均涨幅,均远高于同期沪深300与“漂亮50”。并且所有20款指数无一跑输上证综指。

而名字里带“消费”主题的主动型基金就更不用说了,以易方达消费行业为代表的几只消费类主题基金近两年的斩获堪称赫赫↓

这5只产品都标榜自己重点投资重受益于中消费升级驱动的行业,也取得了不错的收益。其中易方达消费行业是去年的股基亚军,其余的四款也都在2017年度跻身同类排名的前1/10。那么这些基金经理具体重仓了哪些行业?

根据基金四季报,这5只产品的重仓股分别如下↓

基本上也不用“分别”了,大方向都一个样。

难怪老娘舅看市面上一些对“消费升级”的解释就是:有钱了→要喝更贵的酒,有钱了→要买更多家电,有钱了→会买更多食品饮料……逻辑不能说不粗糙。

白酒家电去年的涨,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一九”极端行情下的抱团推动。诚然被拉起涨幅的都是好企业,但到了市场不再极端的时候,仍然会有遭遇机构调仓换股从而产生回调的风险。老板电器昨日遭遇第二个跌停,或是一条启示。

这也是回调之下,大家对“消费”心生疑惑的一大原因。

消费的昔与今

一种区别消费股的思路是把它们分为主要消费(必需消费)和可选消费。

前者包括柴米油盐酱醋茶一切日用,后者则囊括汽车、零售、传媒及奢侈品等。一般的看法是,可选消费盈利增速高、偏牛市进攻,必需消费中枢稳定、偏熊市防御。后者在熊市中的超额收益已经在去年的行情中得到充分体现,那么现在的问题就在于,当前是否已经到了可选消费展露身手的时候了呢?

不少券商认为,从春节期间的消费热点,如航空出行、餐饮旅游、奢侈品以及贺岁档电影的热销来看,消费行情有从必需消费跨入可选消费的趋势。

老娘舅则认为,如果真要长期投资,还是不能看得太短。如果让老娘舅来定义“消费升级”,老娘舅会希望它具备如下特征:

1.能主动创造消费需求,而不仅仅是跟随市场需求;

2.能适应人口结构的变化,为未来的需求留出提前量。

十多年前,某乳品企业打出“每天一斤奶,强壮中国人”的口号,可以算是“主动创造消费需求”的一个代表。尽管未必每个广告受众都真的需要500ml/天的牛奶,但该口号本身已经令许多消费者深信不疑,继而为此不断掏钱。

今时今日,乳制品消费已成为主要消费,下一个能主动创造消费需求的行业又是什么?

广发证券一份研报曾经提出这样一个组合思路——

(1)消费×品质,意指生鲜、小家电、定制家具、专用服饰等行业;

(2)消费×科技,借移动互联网的渗透率,重点看电商、游戏等行业进入爆发期;

(3)消费×服务,关注医疗、教育、文体等消费服务业资产周转率扩张,诞生未来的A股成长股。

在老娘舅的心目中,“品质”是个虚词,但科技和服务却可以落在实处。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流量刚刚显露威力,医疗教育和文体的扩张又隐隐切合二胎潮的趋势,这两个组合的思路可以适当关注。

结合美日的历史经验,我国消费需求导向型、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趋势将会得到进一步巩固,信息服务、教育、娱乐、医疗、保险等服务行业或迎来持续的投资机会。

当然,仅仅是思路还不足以形成买入的指引,在当下这个时间窗口,关注仅仅是开始的开始。

热门贷款产品
  • 利率低 额度高
  • 3分钟极速到账
  • 灵活借还,按日计息
  • 22周岁-55周岁
  • 信用情况良好
    银行理财 更多
    最新资讯
    资讯
    问答
    ×
    您在哪个城市工作
    机构仅办理当地工作人士申请
    北京
    其他城市
    康波财经
    值得信赖的贷款资讯平台
    联系方式:kangbocaijingxz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