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专栏作者“柒小姐”原创作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官方立场,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
前几天姐写文说了一嘴,给自己买了份香港保险。
当时主要讲的是资产配置的问题,有人发私信问姐香港保险到底怎么样?
今天就和大家简单说说姐个人对香港保险的认识吧。
一、
首先说说优点。
香港保险的费率低于内地保险。
在国内平均寿命70岁,香港平均寿命85岁,所以同等年龄,香港的保费会低很多。
加上香港有大额优惠和非吸烟人士优惠,费率有时只是内地的1/2到1/3。
但是保障却很广,覆盖了很多内地不保项目,比如艾滋病等等。
更全面地保障投保人的利益,香港的危疾保障包括了100多种疾病,新的严重疾病也会及时囊括其中,可以说是与时俱进地为客户提供保障了。
其次是投资回报高,分红高。
内地的寿险预期利率被定为2.5%,不过在通货膨胀的预期下,2.5%的年利率实际上已经为负值了。
但香港的保险的分红险基本维持6%左右的收益,重大疾病和人寿保障型保险也有3%左右的分红。
为啥分红高呢?
因为香港保险都是全球投资,最大限度的赚取全球投资收益,也有效规避单一市场风险,并把90%左右的红利全部分给客户。
整体来说,香港保险这些年的投资回报率表现都不错,明显高于内地。
姐再举个栗子:
某香港储蓄保障计划,该产品采取英式保额分红,早几年年分红收益在8%-9%。
投保人年交保费10万元,连续缴费5年,持有20年后退保可一次性领取约近140万元退保金。
内地同类产品退保仅能获得退保金75万元。
所以说,香港保险投保费率低、保障范围广、投资收益高这几点还是深深的吸引了姐。
二、
姐这次配的香港重疾险,原始保额是10万美金。
如果10年后出险,保额加分红预计要赔我15万美金。等到姐65岁患病高发期出险的话,那预计就要赔付20万美金。
随着年龄增长,分红不断增加,出现赔付金额也在上涨,即便是退保,现金价值也会非常高。
所以这次给自己配置了香港保险,一方面是看中它的保障范围广、赔付条件宽松,还有就是可以趁机配置一些美元资产。
也就是姐以前文章里说的资产配置。
不过香港保险也有让人头疼的地方。
就姐这次买香港保险是专门飞到了香港,来回酒店加机票也没少花,不过也在那边顺路玩了几天,也不算浪费。
缴保费的时候稍微费了点心。
姐先是在香港的渣打银行开户,要将一万港元存入激活,这样以后续缴就没有手续费了。
首次缴费的话,可用国内借记卡或信用卡,无手续费,按当日当时汇率结算;
第二次续缴,国内银联卡可用,但手续费8‰;
另外香港保险不如大陆的保险产品还有一点:轻症豁免以及在某些病症的判定上。
比如普通人发病概率比较高的甲状腺癌,内地的保险公司确认在理赔范围,但在香港,则被定义为轻症。
还有原位癌,港险会规定具体患病部位,大陆则范围更广些。主要有确诊单,就会作为轻症赔付。
三、
姐身边有不少中产和土豪朋友买香港保险,专门就是为了合理配置美元资产。
美元保单,对我这些土豪朋友们来说有着资产合理配置的优势:隐秘性好,资金安全度高。
姐说的更露骨一点,香港保险特别适合有钱人避税、合理转移财产。
当然对于中产来说,香港保险尤其对于其中储蓄分红型保险来说,可将一部分资产安全转移到海外。
享受到高收益的同时资金灵活度也高,是一份长期稳定的美金资产,相当于在海外种了一棵摇钱树。
对于国内大多数的中产人士来说,是一个对冲货币风险的好方法。
如果你未婚,港险也是一个保护婚前财产的好方法。
不过最后姐还是要说一下,香港保险有着种种好处,但却并不是适合所有人的。
简单的说更适合这些人:
年保费一万港币以上,到香港投保比较划算。
对于符合第一项条件的同胞,消费型普通医疗险、意外险,仍然可以选择国内的;重疾险、储蓄分红、高端医疗,选择香港的。
需要美金保单对冲汇率风险的高净值人群,香港保险适合你。
手把手教你正确填写保单,关注:财秘,回复“干货”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