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银行理财发行数量水涨船高
2017年12月份(统计自2017年12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银行理财产品共发行13880款,环比增加60款。其中,人民币理财产品发行13653款,环比增加63款;外币理财产品发行227款,环比减少3款。外币理财产品中美元产品186款,澳元产品18款,港元产品11款,英镑产品10款,欧元产品2款。同比去年,2017年全年的发行量均处于高位。
银行理财预期收益率再创2017年新高
监测数据显示,2017年12月银行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84%,环比上升0.16个百分点,平均期限为5.8个月。其中,保证收益类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28%,环比上升0.1个百分点;保本浮动收益类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30%,上涨0.13个百分点;非保本浮动收益类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08%,上涨0.14个百分点。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每逢季末、年末,市场流动性紧张之时上涨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预期收益率在5%-6%(含6%)之间的产品发行数量环比上涨15%
监测数据显示,12月份预期收益率在3%以下(含3%)的理财产品有250款,占比1.88%;3%-4%(含4%)之间的有913款,占比6.88%;4%-5%(含5%)之间的有6563款,占比49.45%;5%-6%(含6%)之间的有5363款,占比40.41%;6%以上的有182款。预期收益率在5%-6%(含6%)之间的产品发行数量环比上涨15%。
2018年银行理财市场展望
2017年是银行理财市场“扬眉吐气”的一年,虽然出于严控风险的初衷监管力度一再升级,但是整体全年来看,银行理财产品收益节节攀升,市场规模仍保持了明显增长,这得益于市场流动性偏紧的大环境和金融业一枝独秀式的繁荣发展。但是金融强监管态势下资管新规的出台为2018年的银行理财市场发展平添了变数。“打破刚兑”如果真的能够落地实现,则无论是银行还是投资者都要做出适应性的改变,同时存在于银行理财市场的市场扭曲有望得到消除缓解。
元旦过后,市场流动性得到缓解,银行考核压力也随之减轻,但整体收益没有出现大幅度下滑,因为春节在即,银行每逢节假日都会推出一些节日专属理财产品,收益也相当乐观。投资者在没有选择好产品的情况下也不要让手里的资金闲置,可以将闲散资金放到货基或者宝宝类理财产品中,大部分平台的7日年化收益率都在4%以上。
在资管新规的影响下,2018年银行理财市场可能会呈现出不一样发展趋势:银行或将回归“代客理财”的本源,未来保本保息理财产品将逐渐减少甚至消失,取而代之的将是更多净值型理财产品的发售;对于投资人来讲,产品收益将不再是唯一的考量,“风险自担”观念将逐步树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