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专栏作者“懒先生说钱”原创作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官方立场,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
明明自己芝麻信用分也挺高,也没有不良还款记录,为什么突然不让用了?
这事儿,确实值得跟大家好好唠唠。
杠杆太高
有新闻称,蚂蚁金服关闭部分用户的蚂蚁借呗,是因为高杠杆触及监管红线。
这个高杠杆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先来说说借呗,一般来说,借呗会根据你的芝麻信用分,给你提供一定的贷款额度。而你向借呗贷款,则需要支付一定的利息。说白了,就是放贷。
重点在于借呗背后的放贷主体:蚂蚁小贷,其中包括重庆市蚂蚁商城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和重庆市蚂蚁小微小额贷款有限公司。
这两家公司虽然都有小贷牌照,但是两家公司的注册资金增资之后,也只有120亿元。
根据监管规定,小贷公司发放贷款的规模不能超过注册资金的2.13倍。
也就是说,最多只能放贷276亿元。但事实上,目前蚂蚁金服的放贷规模已高达2500多亿元,和注册资金相比,放大了20倍杠杆,严重违反了监管规定。
是不是很惊讶,这2500多亿元是怎么来的?
这里要给大家讲一个概念:ABS融资,也就是资产证券化融资。
用借呗来说,他先借钱给你,让你按期还款付息,然后他会把持有的这个债权(有预期收益)打包成资产,再把这个资产放到交易所卖给别人。
这么一来一回,蚂蚁金服能获取低息融资并赚取利差,更重要的是融资的钱又可以用来放贷扩大经营规模,是不是感觉一举多得?
但2500亿元的放贷规模,即使只有10%发生违约,也高达250亿元,蚂蚁小贷赔上所有的注册资本也不够还的。
更何况,蚂蚁金服可是单纯靠芝麻信用来判断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说的不好听点,如果一个人是真的没钱还贷款,再高的芝麻信用也没用吧?
得罪权贵
关于借呗被关停这事儿,还有个呼声比较高的说法是,支付宝得罪权贵了。
最直白的一点,借呗的日息才多少?
据我了解,万1.5到万5不等。借呗的还款是每月金额固定,这时候,直接用日利息*365,就可以算出实际年利率。
也就是说,最低的实际年化利率为5.475%,最高的年化实际利率为18.25%,平均年化利率在11%-12%之间。
这个年化利率比起绝多大数现金贷平台甚至是银行信用卡,都要良心太多了吧?
再加上借呗借款门槛低,放款速度快,提前还款不用支付违约金等优势,近几年肯定侵犯了不少人的利益。
先不说是不是舐犊情深,单纯为了维护市场平衡,银行的央妈也得出面意思意思,给借呗施个压吧。
主动调整
大家都在议论纷纷的时候,蚂蚁金服官方出面回应了此事。
蚂蚁借呗会基于用户的使用情况和信用行为,对用户的资格和额度进行动态调整。因此,部分用户被清退资格或降低额度,或者有部分用户被准入或提高额度,都是正常的。
从蚂蚁金服的回应来看,丝毫没提自身“高杠杆”这回事儿,反而是把锅全推用户身上了。
这么一来,官方似乎是在坐实之前用户猜测的关闭原因:“频繁借,频繁还”、“经常提前还款”、“违规套现”、“长时间未使用”等。
但很显然,借呗关停和降额的行为是在有意识的缩小规模,以达到监管要求。跟去年余额宝控制账户持有金额和购买限额一个套路。
但是,不管是关闭,还是降低额度,对于我们用户来说,借钱是越来越难了。
要是想继续从借呗借钱,还真得注意积累良好的信用记录,不断提高自己的信用分。
将借呗额度提升至5万的最全攻略,关注:财秘,回复“借呗”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