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专栏作者“掘金韬略”原创作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官方立场,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
现在的80后感叹投资机会越来越少了,80年代错过了倒买倒卖,90年代错过了炒股,2000年错过了房地产,2010年错过了互联网,2017年要是买点上证50就好了,起码资产增长30%了。总之,大家都觉得错过了好几波财富波,与财富就那么擦肩而过了。
一、2017年回顾
2017年已经收官,这几天,我在盘点这一年,投资成绩单怎么样?投资收益率到达多少了?这一年选择的公募基金表现不错,这一年实现了21%的收益率;投资的房产实现了15%以上的收益率。2017年的投资还是达到了自己的预期,实现自己的预定目标。
放眼大环境,2017年发生了那么多大事:
第一,雄安新区横空出世
雄安新区,成为上半年的重大事件,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浦东,21世纪看雄安;
第二,供给侧改革取得重大成果
大批落后高耗能高污染产能被强制关闭,从而推动了产业升级;行业集中度大幅度提高,龙头企业效益显著改善;房地产去库存成效显著……
第三,人民币上演精彩“逆袭”
2016年,人民币贬值下的“疯狂换汇大潮”还历历在目,2017年人民币汇率“逆袭”上涨堪称精彩。
人民币汇率趋势的逆转是基本面和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基本面的角度看,我国经济韧性强劲,外汇储备重新回到3万亿美元以上,资本外流得到了有效缓解;从政策的角度看,央行出台了新的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的形成机制,引入了“逆周期调节因子”,引导市场预期发生转向。预计未来人民币将保持双向平稳波动的态势。
第四,共享经济,在资本风口飞翔或死掉
从单车、汽车、充电宝,再到雨伞、健身仓等,共享项目纷纷诞生,大大提升生活便利度,共享经济也经成为2017年的资本风口。
与此同时,行业大浪淘沙。仅共享单车行业,2017年就有悟空单车、小鸣单车、酷骑单车等近10个项目相继停止运营。未来共享经济应该是发展和规范并重。根据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的预测,未来几年我国共享经济仍将保持年均40%左右的高速增长,到2020年,共享经济规模会占到GDP的10%,2025年预计达到20%。
第五, A股蓝筹复兴
2017年A股“蓝筹复兴”,以沪深300为代表的价值蓝筹受到投资者追捧,而创业板则表现不佳。
蓝筹的复兴,和A股成功纳入了MSCI有一定关系。过去两年,A股多次在纳入问题上“临门一脚”失败。2018年6月和2018年9月两次纳入后,将给A股带来1000亿人民币的增量资金,如果A股市场最终全部被纳入到新兴市场指数,这将在中长期内给A股带来约2万亿人民币的增量资金。这将有利于提升A股机构投资者比例,推动A股的国际化。
回望这一年的变化,新时代的变革还有很多 ……
二、2018年展望
尽管2017年有这样那样的遗憾,但是无论如何,我们也不可能乘坐着时光机回到过去。就算2017年业绩好,可能只是运气,若行为方式不稳健、可靠,一个黑天鹅足以毁掉一切。面对2018,我们也没必要焦虑,总怕来不及,不够,没有安全感。
我希望2018年更好,越来越好,尝试着制定更加大胆,更激进的目标。无论是工作还是投资,希望能打破一些东西,用更多的努力去换取更多的资源;毫不犹豫的全情投入,做一些自认为正确的事情;乐观的工作和投资,对未来充满期待,愿意冒风险,抱着迫不及待的态度,想到就要马上去做,别让年轻没个卵用。
最近也有很多大咖在谈2018年的投资机会、经济走势,看了一些经济学家的观点,确实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是我想用最朴素的语言,为自己理清一些思路。
(一)关于2018年的证券市场投资
1、2018年A股到底有没有投资机会
现在的股票市场,股指在3200点左右的时候,60%多的股票价格比2015年从5000多点跌到2000多点的时候的价格还要低,很多股票的价格是2015年时的三分之一。A股还是有很多投资机会的。
但是,预测市场就像求解一道无解的数学题,搞再多的参数和假设,都无助于提升结论的准确性,如果能预测准确,也不会躲不过2015年的股灾。有人说,2017价值股的价值已经兑现了,估值洼地已经被填平了。
我觉得,A股的蓝筹资产,还是2018年应该聚焦的投资主题,尤其是还没有启动的二线蓝筹。实际上A股从2013年已经开始步入价值重估,中国的价值投资时代刚刚开启。但是金融去杠杆严监管政策的推出,可能会对A股占比甚高的金融地产行业产生长期压制。
2、哪些行业领域有机会
那么,哪些行业比较好呢?第一,还是看好互联网金融,2017年金融去杠杆、强监管,互联网金融在很多领域的确发展的脚步缓慢了。然而,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这些无现金领域已经在全国普及,就连大妈买菜都用支付宝了,就连60岁的老人都能熟练掌握。尽管比特币在国内受到了监管限制,但是区块链和数字货币的前景人们还是很看好。金融相关领域还是很赚钱的领域,这个你去看看A股全部上市银行股的利润就知道了。互联网加上金融,长期被看好。
第二,看好人工智能,2017年被称为人工智能的元年,人工智能,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和集成电路芯片形成智能设备的大脑,通过5G通信技术的发展带动物联网、实现大脑对诸多物体的操作控制,其应用领域不局限于无人驾驶、家用智能机器人、工业自动化设备,还有其他诸多细分应用领域。尤其对作为中枢大脑的芯片和大数据云计算领域,年底国家的政策指明方向、很有分量。作为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核心领域,欧美日都在全力以赴争取领先,2018年人工智能领域依然看好。
第三,房地产三四五线城市继续去库存。2017年的房地产调控成就很大,一二线城市限购;三四五线城市则全力推进去库存,通过棚户区改造、城中村改造货币化安置,使得三四五线城市房价有所上涨、库存显著减少。近期住建部的2018年房地产政策里,依然在重点强调三四五线城继续去库存。结合近期越加明确的2020年后的房产税推出预期,不难想象2018年很可能接近房地产去库存的扫尾阶段。
(二)关于2018年的房地产投资
目前在北上广深地区,房地产的出租回报率绝大多数已经不足2%、有不少甚至逼近1%。购买与租赁哪个更划算,估值已经很高的房地产与其它资产相比吸引力孰大,已经是一目了然的事情。一线城市的房地产已经很难成为优秀的投资标的。买下自住房以后,即使十年不涨或上涨很少,对自住买家来说也无所谓;但如果这是投资,那就是投资者的彻底失败。
2018年的房地产市场可能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是租赁市场崛起。租售同权政策的推行,将会使租赁越来越重要地成为一种满足住的方式,成为一种年轻人可以选择的生活方式。今天的一线城市租房需求上升速度比较快,因为买不起,所以今天越来越多的人会进入租房市场,但是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个历史必然,所有的国际大都市未来将会有40%到50%的人口会通过租赁来解决住的问题。具备很强的商业能力、人口流入比较强、服务业比较发达,拥有一定活力的城市。
其次是二手房时代来临。这在过去的两三年内已经表现的相当明显。在很多城市,二手房的发展速度远远快于新房,二手房成为人民群众满足住的需求的非常重要的渠道,在今天的一线城市,85%的需求都是二手房满足的,二线城市和大部分的较强三线城市也正在快速进入二手房时代。
将花呗额度提升至5万的最全攻略,关注:财秘,回复“7”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