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欠钱被告上法院的人来说,官司输了,不管打不打算还钱,都会很好奇,如果不还钱,会怎么样呢?会被怎么执行?小编(ID:chuqianyi360)咨询了一下业内人士。
其实,结果无非有以下几种:
还钱的人,自然是什么事都没有了。
不还钱的人,还要分两种情况:
对于确实无履行能力的人,可以由法院暂时中止执行,待有履行能力后或随时恢复执行。
对于有能力还钱却不还的人,除了要被冠以“老赖”的罪名,还要承担难以逃避的后果。
一般来说,从开庭前到执行,法院会对欠债人(被告人)做出如下处理过程。
1、诉前财产保全
诉前财产保全就是将对方的账户、房子、车等财产查封上,防止对方转移财产。这一步并非必须的流程,要结合案子的情况及对方的财产情况,如果欠的钱并不多或是对方有偿还能力,或是实在查不到财产讯息,可以省去这一步。
2、起诉
接下来就是立案、庭审、判决了。法定的一审审限是6个月,二审是3个月,一般如果没什么太大意外的话,3-4个月一审就能有结果。
3、执行
判决下来了,原告可以在判决生效后2年内向法院提出强制执行,让法院直接查对方财产进行执行。
4、调解
一般地,法院会主持双方进行调解。毕竟把时间耗费在打官司上并非明智之举,如果双方达成共识,把问题解决了,岂不是两全其美。
关键的问题来了,拒不还钱,法院会有哪些强制执行的手段呢?
人民法院是有权利根据判决结果对被告人进行强制执行的,比如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
很多人在这一环节会耍些小聪明,把财产转移,不向人民法院交待自己真实的财产状况。结果却往往只是白费力气。
《民事诉讼法》第248条第1款规定:“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隐匿财产的,人民法院有权发出搜查令,对被执行人及其住所或者财产隐匿地进行搜查。”
所以说,如果官司输了,还是打消不还钱的想法吧,也别妄想“躲一阵就能解决问题”,因为法院总有办法找到你,让你还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