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信贷员跟圈哥抱怨说,他们每天出去插车、贴广告、派单,但还是没有业绩,电销没有用,派单没有用,这个没有用,那个也没用……说六大展业方式已经落伍了,不起作用了。但真的是这样吗?
可以肯定的是,在信贷这个行业里,没有一个销售精英是不勤奋的。可能你会反问:我也很勤奋啊!每天东奔西走贴广告、派单、陌拜,坐下来就电销、电销、电销,一时都不闲着!但你有没有想过勤奋其实分两种,一种是肢体上的勤奋,一种是思维上的勤奋。肢体勤奋很明显,从你的工作时间、内容、频率、效率上都可以看的出来,这里就不再多做说明了,但思维上的勤奋,这值得我们静下心来去思考一番。
销售这条路很艰辛,比坐在办公室里的普通小白领要累得多,四体不勤的人根本不能称之为一个成功的“销售”,但凡真正开始销售业绩很好,最后却死掉的人,大多都是因为思维上的懒惰。
但很多人往往会忽略思维上的勤奋,并拼命靠肢体上的勤奋来弥补,那将导致最可恨的结果:瞎忙。
举个例子,凡是在同一件事情上犯两次以上错误的人,以及有拖延症的人,都是典型的思维懒惰。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思维懒惰的7个表现:
思维懒惰,不愿把客户说的每一句话想透彻
销售员在谈单时,必须反复思考客户所说的每一句话,仔细掂量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只有掌握足够的信息,梳理出清晰的脉络,抓住问题的中心点,做充分的报价准备,才能一举将客户谈下!
思维懒惰,谈不下单也不愿意思考问题
明明客户很喜欢公司的产品,价格也很有优势,但却迟迟不下单。是客户还在对比其他家的产品?亦是现的制度、方法和逻辑哪里出现漏洞,根源是什么。并设立相应的防范机制,避免同样的问题发生,或者可能导致的其他问题的发生。
思维懒惰,就是思维惯性
当别人提出反对意见或挑战时,是否不假思索就反驳?或者你已经学会了谦卑的姿态,习惯性地接受/忽略?对反对意见或挑战的分析,不仅需要套用在自己的逻辑框架下分析,还应尝试打破自己惯有的逻辑框架,尝试用对方的逻辑框架来思考问题,分析其逻辑的合理和矛盾之处。重构逻辑框架(俗称毁三观)的过程十分复杂,你要尝试去理解一些“不合理”的事情。但它会让你的逻辑框架更明确,更牢固。打破惯性思维,就是思维的自我检修。
思维懒惰,就是放弃独立思考
对“权威信息”不加甄别地采纳,放任自己的思维被引导,这是最危险的情况。原本不应在本文中涉及针对某方的批判,但不得不提出,中国的教育方式在彻底摧毁我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它固然在教给我们技能,但同时在弱化我们学习其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迷茫。
思维懒惰,就是没有格局观
人们常说的要做正确的事、不要做好事,就是强调要有格局观。格局是从眼前的事情跳出来,把时间和空间的坐标轴拉长,从历史的角度、全局的范围来分析问题,特定的做法从长远角度,对整个局势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没有格局观的人,通常会用自己那点可怜的道德(无论是职业道德还是社会道德)来做伪装。
思维懒惰,就是固守旧习
如果你觉得自己不够创新,或者别人觉得你不够创新,那么你就是在固守旧习。
思维懒惰,就是对知识漏洞的容忍
遇到自己不懂的事情,自欺欺人地蒙混过去,这种状态有另一个说法叫丧失好奇心,或者不好学。
解决以上所有问题的方法就涉及勤奋的第三层概念,它的界限比较模糊,既属于体力,又属于思维,也关于专注。可以说能够专注的人不存在能力上的不足,甚至可以讲,一个人能够取得的成就取决于他的专注程度。
专注所产生的能量十分十分强大,举个极端的例子,N个一分钟累加的效应可能永远都达不到一个专注的10分钟创造的效应。专注是思维勤奋的一种状态,同时也非常耗费体力。这里顺便提醒大家一句:那些整天泡在微博、微信、陌陌上,思想消极的“销售员”,领导不会对他们有太高的期望值,自然也不会有太大的发展前景。
如果你觉得自己很勤奋,可是仍然没业绩,那么你该想想是不是思维上的懒惰了。不要用肢体上的勤奋,掩盖思维上的懒惰。告别思维上的懒惰,不要让它偷走你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