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笔惠民性质的贷款,大大缓解了我的资金压力。”西工区一家外语培训机构创始人小李说,在一笔3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的支持下,他今年新租用了500平方米的教室,新开设了8个教学班,自己的创业之路越走越宽。
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5亿元,是2017年洛阳市重点民生实事工作的一项内容。记者昨日从市创业贷款担保中心获悉,截至5月18日,洛阳市已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8亿元。
根据国家有关政策,今年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有所调整:申请中央财政贴息的个人创业担保贷款,最高贷款额度为10万元,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申请地方财政贴息的个人创业担保贷款,最高贷款额度为30万元,贷款周期为1年;同时申请中央财政贴息和地方财政贴息的个人创业担保贷款,最高贷款额度为40万元,期限为1年。
此前,洛阳市创业担保贷款政策不断创新:市县互通式担保系统正式运行,无论担保人户口在市里还是县里,都可以为符合条件的创业贷款申请人提供担保;对省内来洛创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实行异地担保机制……
值得称道的是,洛阳市还以创业担保贷款促进贫困人口创业。按照相关规定,持有失地证明或人社部门核发的就业失业登记证的被征地农民可以成为创业担保贷款对象。然而,大部分贫困户因为不是失地农民而不能贷款,所以洛阳市人社部门决定在创业担保贷款对象的覆盖面上,将贫困户纳入这一范围。
市创业贷款担保中心负责人说,近年,洛阳市积极创新担保模式,将反担保人范围在原有行政机关、事业单位正式在编在岗人员的基础上扩大到驻洛各科研院所、商业银行、水务集团等效益比较好的企业工作人员。可对贫困户而言,找到上述人员为其担保并非易事。市人社局经研究决定,创新担保方式,让有意发展产业的贫困户,通过5户联保成为相互反担保人,可申请2万元至1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下,想创业的人越来越多,完成15亿元的贷款发放量并不难。”该负责人介绍,该中心将增加对中小微企业、高层次人才、高校毕业生等群体的创业担保贷款总量,持续降低其创业创新成本。